[实用新型]客车用个人影音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4945.3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潘苏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N2/4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忠明 |
地址: | 225127江苏省扬州市邗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个人 影音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用个人影音系统,属于车载多媒体影音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上的影音系统,为单一的一台DVD播放器带动一台显示器,所有的乘客只能同时收看同一个节目,不想看节目的乘客也被动地接受DVD的影视节目。同时DVD通过汽车自带的喇叭发出声音,所有的乘客都被强制收听,甚至会影响开车的司机。这种影音系统不能满足不同的乘客对播放节目以及前后排乘客对显示器的视角及音量不同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每个乘客可以自主选择节目,调节音量的客车用个人影音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客车用个人影音系统,包括模拟音视频信号输出源、调制解调器、混频器、信号分配器、分支器及液晶显示器,每个模拟音视频信号输出源对应接入各自的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某个频率段的射频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各调制解调器的输出端口分别接入混频器,多路的射频输出信号通过混频器加载后合成一路总射频信号输出,混频器的总射频信号输出端通过同轴电缆线接入信号分配器,各座椅分别设有分支器及液晶显示器,信号分配器将信号分成两路,分别接入左、右两排座位首张座椅的分支器,各座椅分支器的“IN”和“OUT”口分别与前一个座椅分支器的“OUT”口及后一个座椅分支器的“IN”口串接,“分支”口和液晶显示器的信号线对接,最后一个座椅上的分支器的“OUT”口用一个75欧姆的假负载填充,各液晶显示器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有音量、频道、亮度、对比度调节的按键及耳机插孔。
座椅的靠背后面中部设有形状大小与液晶显示器相适配的凹槽,阻燃塑料框封闭凹槽的周边,后排液晶显示器安装于前排座椅的靠背后面的凹槽中,液晶显示器的背面上端与凹槽中的铁件支架相铰接,液晶显示器内部设有磁铁。
客车自带的直流电源向系统提供24v电压,液晶显示器内部设有三组相互串联的降压滤波电路与24v电源连接。
该系统能够为每个乘客提供一台可以操作的液晶显示器,乘客可以通过操作液晶显示器操作面板上面的按键进行节目选择,音量、亮度、对比度调节,同时系统声音是通过耳机输出的,乘客如果不需要收看节目只需拔掉耳机,或者关掉属于自己的液晶显示器即可,所有操作都不会影响到其他的乘客,更不会影响到开车的司机,大大的增加了客车的娱乐性和驾驶的安全性。液晶显示器的背面上端与靠背凹槽中的预埋铁件相铰接,乘客可以将液晶显示器的下部拉离靠背,调节自己喜欢的角度观看,液晶显示器内部设有磁铁,在液晶显示器被拉出观看时,磁铁离靠背距离较远,作用力很小,当液晶显示器回位靠近靠背时,磁铁会将液晶显示器吸附在靠背上,起到抗振动的效果。针对客车自带的直流24v电源,液晶显示器内部对电压进行三次的降压并滤波处理,保证了电源的洁净,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客车用个人影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客车用个人影音系统,包括模拟音视频信号输出源、调制解调器、混频器、信号分配器、分支器及液晶显示器,各种模拟音视频信号输出源构成了液晶显示器的节目源,如DVD,VCD,DTV,GPS等,每个影像源通过1组AV信号线将输出的模拟音、视频信号分别连接到的一台MAV-100A型调制解调器的音、视频输入端子,有几路影像源就对应几个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的供电为24v,将通电后的调制解调器面板频率段分别设定为12、14、16、18……,分段设定可以避免射频信号的邻频干扰。每台调制解调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某个频率段的射频信号,经过一定的放大后,通过75-5型同轴电缆输出,信号强度为100dB,通过“-5F”接头,接入PDD40型混频器的输入口。
混频器将各个不同频率段的射频信号混合加载后通过一根“75-5”同轴电缆将总的混合信号输出,信号强度为80dB,接口同样为“-5F”接头,将此同轴电缆的信号作为整车身的信号传输源接入P204型信号分配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4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双向折叠的儿童推车
- 下一篇:消防车的活动踏脚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