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形双金属片感温热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4477.X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08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福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52 | 分类号: | H01H37/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9江苏省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温热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气设备过热保护的热保护器,特别是以碟形双金属片为感温元件的热保护器。
背景技术
各种家用电器的电机及各类电气设备使用中为防止温度过高而引起故障或损坏,都要用到热保护器,其中以碟形双金属片为感温元件的热保护器应用极其广泛。碟形双金属片感温的热保护器主要由外壳、底板、弹簧片、双金属片、静触片等构成,其中底板起到固定安装各配件的作用,其结构、尺寸的设计直接影响热保护器的性能。目前国内相关部门和厂家都注重于碟形双金属片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底板的研究改进。现有的上述热保护器的底板与弹簧片焊接处为一平面,焊接时用锥形电极在一定压力下将弹簧片与底板连接部位压出凹坑,使两者压焊成一体,焊接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弹簧片和底板焊接端的较大变形,使得弹簧片与安装在底板中部的双金属片之间的距离——这一至关重要的设计尺寸难以保证,从而造成热保护器的闪动缺陷,该缺陷是热保护器的致命缺陷,也是所有电机及电气设备的重要考核内容。为消除闪动缺陷,现有热保护器焊接后往往靠人工调整,而调整起来费时费力,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另外,底板焊接部位的平面结构,用锥形电极焊接时至少两次操作才能完成,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闪动缺陷、保证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并且提高生产效率的碟形双金属片感温热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碟形金属片感温热保护器,包括底板和与底板一端相焊接的弹簧片,改进之处是所述底板与弹簧片的焊接部位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一致的凸台,该凸台的上表面与弹簧片焊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凸台最好为两个,相对于底板中心面对称分布;凸台高度优选为0.15~0.25mm,凸台直径优选为0.6~1.2mm。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底板与弹簧片的焊接部位设有凸台,焊接时只需用一矩形电极下压后将弹簧片与底板上的凸台焊接成一体,一次操作瞬间完成,连接可靠。焊接时不需要在弹簧片和底板上压出凹坑,使弹簧片和底板基本上不产生变形,从而能保证产品设计时的尺寸要求,有效避免热保护器的闪动缺陷,产品性能稳定可靠。这种凸台式结构使得焊接一次完成,做到尺寸一致,误差小,焊接后不需要人工调整,能明显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凸台高度一致,最好为两个,对称分布,并确定优选尺寸,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焊接质量和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焊接端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底板7中部突起部位装有双金属片8,底板7的一端与带有动触点5的弹簧片6相焊接,焊接部位设有两个高0.2mm,直径1mm的凸台10,两凸台相对于底板中心面对称分布,凸台上表面与弹簧片焊成一体。底板7的另一端与底座4和静触片9贴紧后装入外壳3内,并用环氧树脂密封。底板和静触片分别与导线1相连,外壳外部套上套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福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姜堰市福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4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