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装饰的电子装置外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4020.9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3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彭程;李江辉;常明珠;张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4M1/02;G02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电子 装置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外壳,尤其涉及一种导光装饰的电子装置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及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装置的外壳装饰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印刷图案、喷绘、贴纸等装饰电子装置外壳的方式缺乏新意,难以吸引用户。
为满足用户追求时尚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光学效果的外壳,这种外壳采用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来显示图案,由于LED是一种点光源,直接将其用于表面装饰,存在发光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装饰的电子装置外壳,采用导光模组将LED点光源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以达到显示图案均匀发光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光装饰的电子装置外壳,包括具有至少一透光部的壳体和至少一LED灯,所述LED灯发射出的光可从所述透光部中射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外壳还包括一导光模组,所述导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LED灯设置于导光板一侧,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壳体和反射片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装饰电子装置外壳具有以下优点:
LED发射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一侧耦合进入导光板,经过导光板良好的均匀化光线的作用,达到电子装置外壳上显示图案均匀发光的目的,有效解决现有用LED装饰电子装置外壳中出现的灯光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导光装饰手机外壳的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手机结构分解示意图,示出了导光装饰手机外壳;
图3为图2所示的导光装饰手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者,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导光装饰的电子装置外壳,其适用于任何外壳上需要显示图案的电子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也可以根据所应用的电子装置对结构进行适应性修改。
在本说明书中,将以手机作为示例来描述,但是普通技术人员显然知道可以将该电子装置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DA)、掌上游戏机,特别是在通信领域的电子装置,由此下述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只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并不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考图1至图3,为一具有导光装饰手机外壳的手机,所述手机外壳包括具有至少一透光部的壳体100和至少一个LED灯200,所述LED灯200发射出的光可从所述透光部中射出,所述手机外壳还包括一导光模组300,导光模组300包括导光板10和反射片20,所述LED灯200设置于导光板10的一侧,所述导光板10位于所述壳体100和反射片20之间。其中,所述透光部可以为镭雕图案,LED发射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一侧耦合进入导光板,经过导光板良好的均匀化光线的作用,达到电子装置外壳上显示图案均匀发光的目的,有效解决现有用LED装饰电子装置外壳中出现的灯光不均匀的问题。
优选的是,导光模组300还包括装设在壳体100与导光板10之间的增光片30。
优选的是,导光模组300还包括装设在壳体100和增光片30之间的扩散片40。
优选的是,手机外壳还包括一有机发光显示屏50,所述反射片20位于所述导光板10和有机发光显示屏50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的导光装饰手机外壳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制成:
分析所需图案的设计效果,确定LED灯200的个数,颜色、亮度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屏50的规格等具体参数,设计控制电路,然后将控制程序语言写入控制电路,完成控制电路的开发。LED灯200,可以是单色灯、或RGB三原色灯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具有颜色变化及光亮强度的变化。例如,日本西铁城公司的LED灯,比亚迪公司的LED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4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