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微电机的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3897.6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52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安;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68 | 分类号: | B65D85/68;B65D2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18104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电机 包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物件储存或运输的容器,特别是涉及用于微电机储存或运输的包装结构,尤其涉及用纸质材料制作配件用于储存或运输物件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7至图10,现有技术用于微电机储存或运输的包装器材包括纸箱10′、纸质材料制作的三张刀卡41、42、43和平卡40′,以及辅助物料如胶纸60;纸箱10′上、下两面开口,在纸箱10′上、下两面的四条棱边上各设置有一片纸叶;为了节约成本和空间,一般纸箱10′内放两层电机50,每层放入多个微电机50;包装时:
A、先将纸箱10′下底面四条棱边上的四片纸叶折叠后合拢,用胶纸60粘合;
B、将组装在一起的三张刀卡41、42、43放入纸箱10′内;
C、然后将多个微电机50分别放入由三张刀卡41、42、43组装隔成的空间中;
D、再放一张平卡40′,并将组装在一起的三张刀卡41、42、43放在平卡40′上;
E、然后又将多个微电机50分别放入由三张刀卡41、42、43组装隔成的空间中;
F、最后将纸箱10′上底面四条棱边上的四片纸叶16、17、18、19折叠后合拢,并用胶纸60粘合,便完成了一箱微电机的包装过程。
该包装方式有如下缺陷:
①生产效率低:纸箱10′上、下两面都需要用胶纸60封口,而且需要将多种刀卡41、42、43组装一起,浪费时间和人工;
②物料管理困难:由于需要多种物料,如三张刀卡41、42、43,它们分别需要一个物料号与之对应,增加了物料的管理;
③浪费材料,增加了成本:多了辅助物料如胶纸60,而且纸质材料制作的多种刀卡41、42、43,其成本也很高;生产成本相应增加;
④包装安全系数不高,而且结构复杂,客户从包装结构中拿出微电机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微电机的包装结构,该结构简单牢靠、生产效率高和物料管理方便,并且安全系数高,同时方便客户从所述包装结构中拿出微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微电机的包装结构,包括纸箱和与所述纸箱上顶面外框尺寸适配的纸箱盖,以及用纸浆模塑加工而成的纸托;所述纸托上设有容置微电机的诸多空位;所述纸箱是敞口的矩形体,包括四个侧面和一个下底面;所述纸箱盖包括四个侧面和一个上底面。
进行包装时,将所述纸托放入所述纸箱内,再将各微电机分别放入所述纸托的各该空位上,盖好所述纸箱盖即可。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于微电机的包装结构之有益效果在于:
结构简单牢靠、生产效率高、物料管理方便和安全系数高,同时方便客户从所述包装结构中拿出微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微电机的包装结构之俯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并已经装入了微电机;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结构之主视沿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所述包装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所述包装结构之纸托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5是所述包装结构之纸箱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6是所述包装结构之纸箱盖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用于微电机的包装结构之俯视部分剖视示意图,并已经装入了微电机;
图8是现有技术包装结构之主视沿图7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所述包装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所述包装结构之纸箱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用于微电机的包装结构,包括纸箱10和与所述纸箱10上顶面外框尺寸适配的纸箱盖20,以及用纸浆模塑加工而成的纸托30;纸浆模塑,是以纸浆为原料,用带滤网的模具,在压力(负压或正压)、时间等条件下,使纸浆脱水、纤维成形而生产出所需产品的加工方法。所述纸托30上设有容置微电机50的诸多空位31;所述纸箱10是敞口的矩形体,包括四个侧面11、12、13、14和一个下底面15;所述纸箱盖20包括四个侧面21、22、23、24和一个上底面25。
进行包装时,将所述纸托30放入所述纸箱10内,再将各微电机50分别放入所述纸托30的各该空位31上,盖好所述纸箱盖20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3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