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互感器屏蔽罩连接盘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1082.4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知;陈安勇;李文军;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醴陵泓嘉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28 | 分类号: | H01F38/28;H05K9/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 洪 |
地址: | 4122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屏蔽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输变电设备,特别是一种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当前电力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输变电设备,而屏蔽罩连接盘是该产品中一个重要连接部件,它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鼓盘型,通常材质为铝质。它是互感器核心部件支持绝缘子与屏蔽罩的主要连接件,要求其既能起到对电场的屏蔽滤磁作用,又具有足够的强度起支撑和连接作用,即保证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由于其下端需与支持绝缘子相连,因此它的形状为开口朝下的开口鼓盘型,以保证与支持绝缘子的联接部件相匹配。现有技术中,这种结构的屏蔽罩连接盘存在着强度不够的缺陷,因为输变电设备一般要经过长距离的运输,尤其是要经过一些蜿蜒崎岖颠簸的山路运输,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铝材的强度和硬度有限,因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冲击,其鼓面通常因上述冲击力而发生变形,造成对屏蔽罩连接盘的损伤甚至断裂,使电流互感器壳体内的屏蔽罩的位置移动,甚至使屏蔽罩与连接盘脱离,在电流互感器壳体内晃动,严重影响电流互感器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导致产品报废并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高压、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的重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屏蔽罩连接盘,其具有足够的刚性强度和屏蔽滤磁效果,以保证电流互感器在转运过程中内部零部件连接的稳定和设备的整体电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流互感器屏蔽连接盘,它为一端由平面底盘封闭、一端开口的鼓盘形,其特征在于:它的平面底盘内衬有圆盘状的平面加强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面加强板嵌入平面底盘中,所述的平面加强板上平面和周边与平面底盘无间隙贴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面加强板为钢质平面加强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面加强板与平面底盘贴合的上表面上设置有2个以上焊接固定的圆柱销,所述的平面底盘上设置有与圆柱销相对应的圆柱孔,所述的圆柱销插入圆柱孔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柱销的数量为4-6个。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面加强板是厚度为4-8毫米的A3材质钢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面加强板和平面底盘是在平面底盘铸造成形时嵌入平面加强板所得的一体成形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面加强板、圆柱销和平面底盘是在平面底盘铸造成形时嵌入平面加强板及圆柱销所得的一体成形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屏蔽连接盘平面底盘内衬有平面加强板,大大增加了屏蔽连接盘平面底盘的钢性强度和硬度,使其在超载荷测试、颠簸运输中不会因平面底盘强度和硬度不够而发生变形,而使电流互感器内屏蔽罩在互感器壳体内的位置发生改变甚至脱离了连接盘的固定,从而保证电流互感器在运输、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屏蔽连接盘的变形、断裂而导致电流互感器内屏蔽罩以及线圈等零部件的位置发生改变而使电气性能受到影响,避免电流互感器因此而报废或引发安全事故,消除了高压、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的重大隐患。设置嵌入圆柱孔内的圆柱销可使平面底盘与平面加强板贴合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有圆柱销后的平面加强版。
图中:1、屏蔽连接盘;2、平面加强板;3圆柱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屏蔽罩连接盘1:如图1所示,它主体为铝质是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鼓盘形,它的开口一端内衬有钢质圆盘状的、厚度为6毫米的、A3材质的平面加强板2:平面加强板2在铝的熔融状态下一次铸造成型,平面加强板2的上平面和周边与连接盘的铝质部分无间隙贴合,平面加强板2贴合面上设置四个钢质圆柱销3。
本实用新型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采用了加强板嵌入式和两个以上钢销的结构形式,即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醴陵泓嘉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醴陵泓嘉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玉米高产的技术方法
- 下一篇:一种瓜蒌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