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0158.1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4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祥;张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7/00 | 分类号: | H04R27/00;H04R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为一种音箱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与天线的支撑架相结合的音箱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为公知电子装置剖面内部组件示意图。电子装置1可为一手机(Mobile Phone)、一个人数字助理(PDA)及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其中之一。电子装置1内具有一印刷电路板11、一支撑架12、一天线13及一音效组件14。
天线13与印刷电路板11是电性连接,且在印刷电路板11与天线13间为支撑架12,通过支撑架12使天线13与印刷电路板11相距一距离d,致使天线13在传送接收讯号时,不致被印刷电路板11产生的电磁波干扰。
音效组件14与印刷电路板11电性连接,使电子装置1可通过音效组件14发出声音,以作为播放音乐或是发出警示声音等等的用途。
此外,单一音效组件14所发出的声音,其声音质量较差,因此有时会在电子装置1内多增设一个音箱组件,使音效组件14发出声音可通过音箱组件的共振,从而得到较佳的音响效果。
然而,音效组件14与天线13是分别的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1的不同位置上,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电子装置1内空间的浪费,若是再加装上音箱组件时,电子装置1势必得再多增加一部分来置放音箱组件。如此一来,电子装置1就会显的笨重。
为满足上述所提出将电子装置体积缩小的问题,希望将音箱组件与支撑架做结合,进而使得电子装置可以缩小体积的需求。本发明人基于多年从事研究与诸多实务经验,经多方研究设计与专题探讨,遂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箱结构以作为前述期望一实现方式与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音箱结构,特别是将支撑天线与印刷电路板相隔的支撑架内,设置一个音箱空间,使得音效组件可置放在音箱空间中,有效的缩小电子装置的体积。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的音箱结构,是用于一电子装置中,且电子装置具有一印刷电路板及一天线。天线与印刷电路板电性相连。音箱结构至少包含一支撑架及一音效组件。支撑架具有一音箱空间,且其是位于印刷电路板与天线之间,使天线与印刷电路板相距一距离。音效组件位于音箱空间中,并可发出一声音,且声音可通过音箱空间进行共振。此外,声音的行进方向与印刷电路板大致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音箱结构其优点在于,在支撑架内设一个音箱空间,且将音效组件置入音箱空间中,通过音箱空间将音效组件发出的声音进行共振,致使电子装置具有较佳的音响效果,以改善公知技艺中,必须在电子装置内额外增设音箱,导致体积增加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为公知电子装置剖面内部组件示意图;
图2A是为本实用新型音箱结构的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B是为本实用新型音箱结构的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电子装置;
11:印刷电路板;
12:支撑架;
13:天线;
14:音效组件;
d:距离;
2:可携式电子装置;
21:音箱结构;
211:支撑架;
212:音效组件;
213:音箱空间;
214:弹簧;
22:印刷电路板;以及
23: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下文提供较佳的实施例及相关图式以为辅佐之用,并以详细的说明文字配合说明如后。
请一并参阅图2A至图2B,其是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音箱结构的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及其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的音箱结构21是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2,此可携式电子装置2为一手机(Mobile Phone)、一个人数字助理(PDA)及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其中,此可携式电子装置2具有一印刷电路板22及一天线23,天线23与印刷电路板22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音箱结构21具有一支撑架211及一音效组件212,其中音效组件212可为喇叭。支撑架211具有一音箱空间213,且支撑架211是位在天线23以及印刷电路板22之间,通过支撑架211致使天线23与印刷电路板22相距一距离d,以确保天线23在传送接收讯号时,不会与印刷电路板22发生互相干扰的现象。音箱空间213是位于支撑架211内,且其是贯通支撑架211相对应的两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0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