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专用亮焰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8730.0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9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希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英工业燃烧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400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专用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用燃烧器,特别是一种铝合金专用亮焰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冶金工业中,SMC型燃烧器是用于铝合金加工的一种亮焰燃烧器,这种燃烧器工作中需要的助燃空气量很难控制,若助燃空气量过小,燃烧器内燃气的燃烧不充分,不但使得燃烧器工作效率低下,生成的产品质量差,而且容易导致燃气的巨大浪费,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专用亮焰燃烧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燃气燃烧不充分、生成产品质量差、浪费能源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专用亮焰燃烧器,包括中空的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箱体和固定在箱体上的顶盖,底座、箱体、顶盖内分别设有一个空腔,底座内的空腔与箱体内的空腔相连通,箱体内设有紧密连接的燃烧头和燃烧管,燃烧管的一端通过燃烧头中央的燃气进孔与底座内的空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顶盖的中心孔与顶盖内的空腔相连通,燃烧头与箱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燃烧头上设有助燃空气进孔,燃烧管靠近燃烧头处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的助燃空气进孔包括助燃空气直孔和助燃空气斜孔。所述的助燃空气直孔的中轴线与燃烧头表面垂直。所述的助燃空气斜孔的中轴线与燃烧头表面的夹角不小于15度且不大于20度。所述的箱体与底座的连接处的侧壁上设有通向底座空腔的观察孔。所述的观察孔的中轴线与底座中轴线的夹角不大于45度。所述的进气孔的数目为四个,分别位于燃烧管纵向剖面圆环的四等分点。每个进气孔的中轴线与通过该进气孔的直径的夹角不小于18度且不大于22度。所述的燃烧头为圆柱体,燃烧头的底面外径与底座空腔的内径之间的单边间隙的宽度不大于1毫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助燃空气在燃烧器中的通气方式和通气量,使得燃气和助燃空气在主燃烧前得以有效预混合,使得燃气的燃烧更充分,火焰的长度、热量等效果更为合理,可以有效降低燃气的能耗,提高铝液得液率和铝液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中空的底座1、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箱体2和固定在箱体上的顶盖3,底座1、箱体2、顶盖3内分别设有一个空腔,底座内的空腔与箱体内的空腔相连通,箱体内设有紧密连接的燃烧头4和燃烧管5,燃烧管的一端通过燃烧头中央的燃气进孔6与底座内的空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顶盖的中心孔7与顶盖内的空腔相连通,燃烧头与箱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燃烧头上设有助燃空气进孔,燃烧管靠近燃烧头处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8。
所述的燃烧头为圆柱体,底面外径是指圆形底面的边缘到圆心的距离,底座空腔内径是指底座空腔的侧壁到底座剖面圆心的距离。燃烧头与箱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燃烧头的底面外径与底座空腔的内径之间的单边间隙的宽度不大于1毫米,可以控制燃烧器主燃烧时外围助燃空气的通过量;所述的助燃空气进孔包括助燃空气直孔9和助燃空气斜孔10。所述的助燃空气直孔的中轴线与燃烧头表面垂直。所述的助燃空气斜孔的中轴线与燃烧头表面的夹角不小于15度且不大于20度。可燃气体通过燃烧管与燃烧头中央的燃气进孔进入到底座的空腔内,助燃空气通过助燃空气直孔、助燃空气斜孔或燃烧头与箱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底座空腔内,使得空腔内的火焰长度明显缩短,同时也能充分燃烧、确保热值。在实际工作中,能明显降低燃气量,且铝液的烧损明显降低,铝液质量也得以提升。
所述的进气孔的数目为四个,分别位于燃烧管纵向剖面圆环的四等分点;每个进气孔的中轴线与通过该进气孔的直径的夹角不小于18度且不大于22度,当夹角20度时效果最好。燃烧管上的进气孔使得燃气和助燃空气在燃烧前得以有效预混合,减低燃气的消耗量,能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提高燃气燃烧效率。
所述的箱体与底座的连接处的侧壁上设有通向底座空腔的观察孔11,所述的观察孔的中轴线与底座中轴线的夹角不大于45度,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观察空腔中铝液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英工业燃烧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正英工业燃烧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