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井式回收高温粉状固态物料余热的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8230.7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6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其彬 |
主分类号: | F22B1/04 | 分类号: | F22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2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回收 高温 粉状 固态 物料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井式回收高温粉状固态物料余热的锅炉,可回收高温粉状固态物料余热,输出为饱和水蒸汽。
背景技术
当前回收高温固态物料余热的余热锅炉常见有以下几种型式:1、回收高温大快规则形状固态物料余热的余热锅炉多采用隧道式,通过辐射换热方式回收固态物料余热;2、回收高温大快松散固态物料余热的余热锅炉多采用强制对流方式加热气态中间介质,然后通过常规的烟道式余热锅炉回收气态中间介质的热量;3、回收高温小颗粒松散固态物料余热的余热锅炉多采用流化(沸腾)方式加热气态中间介质,然后通过常规的烟道式余热锅炉回收气态中间介质的热量。
以上三种余热锅炉均需使用高温空气作换热介质,一次热损失大,而且派出的烟气含尘大,必须经过除尘措施方能达到环保要求,然而采取除尘措施将造成水和电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井式可回收高温粉状固态物料余热的锅炉,它没有含尘烟气排出,不会造成环境破坏,也不会有水和电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部带倒锥台形底的竖井、蒸发管排、连通管、锅筒、下降管和导汽管,所述的竖井由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构成,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排料口;所述的蒸发管排由左、右集箱和多根蒸发管组成,蒸发管与左右集箱密封相通,蒸发管排置于竖井中,各蒸发管排间串联,即下一组蒸发管排的右集箱与相邻上一组蒸发管排的左集箱通过连通管密封相通,竖井中最上一组蒸发管排的右集箱通过导汽管与锅筒密封相通;所述的锅筒在竖井的上方,锅筒通过下降管与竖井中最下一组蒸发管排的左集箱密封相通。
所述的下降管串接有循环水泵,所述的锅筒在竖井上下方向的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是将高温粉尘或小颗粒固态物料送进锅炉入口,使其与锅炉的导热蒸发管排直接接触,采用接触传热方式,热交换效率高。由于高温物料在锅炉内流速很慢,所以不会对蒸发管排产生较大磨损,也不会有烟尘排出,因此不需要采用任何除尘措施。与以空气作为热交换介质的余热锅炉相比,具有节约电费和水费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内水自然循环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内水强制循环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或图2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1—竖井、2—蒸发管排、3—连通管、4—锅筒、5—导汽管、6—下降管、7—左集箱、8—蒸发管、9—右集箱、10—循环水泵、11—进料口、12—排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锅内水循环可以是自然循环,也可以是强制循环。
锅内水循环为自然循环时,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带倒锥台形底的竖井1、数组蒸发管排2、连通管3、锅筒4、导汽管5、下降管6,如图1、3所示。所述的底部带倒锥台形底的竖井1由耐火材料、保稳材料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上部设有进料口11,下部设有排料口12。所述的蒸发管排2由蒸发管排的左、右集箱7、9和多根蒸发管8构成,蒸发管8与左、右集箱7、9密封相通。数组蒸发管排2置于竖井1中,各蒸发管排间串联,即下一组蒸发管排的右集箱9与相邻上一组蒸发管排的左集箱7通过连通管3密封相通;所述的锅筒4在竖井1的上方,竖井1中最上一组蒸发管排的右集箱9通过导汽管5与锅筒4密封相通,锅筒4通过下降管6与竖井1中最下一组蒸发管排的左集箱7密封相通。
锅内水循环为强制循环时,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带倒锥台形底的竖井1、数组蒸发管排2、连通管3、锅筒4、导汽管5、下降管6、循环水泵10,如图2、3所示。所述的底部带倒锥台形底的竖井1由耐火材料、保稳材料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所述的蒸发管排2由蒸发管排的左、右集箱7、9和多根蒸发管8构成,蒸发管8与左右集箱7、9密封相通。数组蒸发管排2置于竖井1中,各蒸发管排间串联,即下一组蒸发管排的右集箱9与相邻上一组蒸发管排的左集箱7通过连通管3密封相通。所述的锅筒4可以在竖井1的上方,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低于进料口11的位置,如图2所示。竖井1中最上一组蒸发管排的右集箱9通过导汽管5与锅筒4密封相通,锅筒4通过下降管6、循环水泵10与竖井1中最下一组蒸发管排的左集箱7密封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其彬,未经李其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节能电冰柜
- 下一篇:短路自恢复矿灯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