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8053.2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23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束带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携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束带固定结构,其是由一勾持件结合设有一束带体所构成,凭借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束带体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件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使携车架固定在车后,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1.勾持稳定性差:其是以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束带体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件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易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故其勾持稳定性差。
2.使用安全性差:其是以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束带体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件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易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使携车架在车辆行驶时掉落在路面,衍生交通意外事故,故其使用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勾持稳定性差、使用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勾持体,所述的勾持体设有一勾持部、一平面部以及一弹性束带体,所述的平面部设有一穿制孔,所述的勾持部勾持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上;
一紧固吸附组,所述的紧固吸附组设有一主吸盘件以及一副吸盘件,所述的主吸盘件设有一吸附部以及一穿制固定柱,所述的副吸盘件设有一吸附部以及一穿孔,所述的主吸盘件所设穿制固定柱穿过副吸盘件所设穿孔以及勾持体的平面部所设穿制孔,将紧固吸附组结合在勾持体上,且所述的副吸盘件的吸附部吸附在勾持体的平面部上,主吸盘件所设吸附部吸附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勾持稳定性佳:其是以弹性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弹性束带体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体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而勾持体与车厢盖板间设有紧固吸附组,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其紧固吸附组使勾持体与车厢盖板间更为紧密结合,而不致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故其勾持稳定性佳。
2.使用安全性佳:其是以弹性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弹性束带体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体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而勾持体与车厢盖板间设有紧固吸附组,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其紧固吸附组使勾持体与车厢盖板间更为紧密结合,而不致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故其使用安全性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吸附组第一调整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吸附组第二调整状态参考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吸附组第三调整状态参考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勾持体;11-勾持部;12-平面部;120-穿制孔;13-弹性束带体;20-紧固吸附组;21-主吸盘件;210-吸附部;211-穿制固定柱;22-副吸盘件;220-吸附部;220A-斜缘开口部;221-穿孔;30-行李厢盖板;40-携车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的立体组合以及分解状态示意图,其是包括:
一勾持体10,所述的勾持体10设有一勾持部11、一平面部12以及一弹性束带体13,且其平面部12设有一穿制孔120,而勾持部11是设在勾持体10前侧,另其弹性束带体13是设在勾持体10后侧,其勾持部11是勾持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30(参阅图5);
一紧固吸附组20,所述的紧固吸附组20设有一主吸盘件21以及一副吸盘件22,其主吸盘件21设有一吸附部210以及一穿制固定柱211,另其副吸盘件22设有一吸附部220以及一穿孔221,且所述的吸附部220设有一斜缘开口部220A,其主吸盘件21所设穿制固定柱211,是穿过副吸盘件22所设穿孔221以及勾持体10的平面部12所设穿制孔120,将紧固吸附组20结合在勾持体10上,且所述的副吸盘件22的吸附部220,是吸附在勾持体10的平面部12,另主吸盘件21所设吸附部210是吸附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30(参阅图5);
凭借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车横移装置
- 下一篇:接近式电子制动灯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