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7543.0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1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荣;郑瑞鸿;林信宏;谭稊引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H02K29/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缩减本身体积厚度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般的散热风扇1包含一个底座11、一个轴管12、一个设于该轴管12内的轴承10、一片套设于该底座11上的电路板13、一个电连接该电路板13的定子14,及一个扇轮单元15,其中,该定子14包括数片环设于该轴管12周围的硅钢片141、多数缠绕于硅钢片141上的线圈142,该扇轮单元15包括一个呈中空并能罩盖该定子14的轮毂151、一根能够转动地伸置于该轴承10并与该轮毂151连接的轴杆152、数个分别自该轮毂151向外延伸的扇叶153,及一个环设于该轮毂151的内周面的磁铁环154。
该电路板13能够经由外界电源通电运作后,令该定子14的线圈142流通有电流而产生感应磁场,而受到所述线圈142圈绕的硅钢片141也产生磁场,接着,借由该磁铁环154与该定子14的磁力相斥,使该磁铁环154产生旋转,进而驱使该扇轮单元15以枢设于该轴承10中的轴杆152来支撑转动。
然而,由于该定子14需借由通电激磁,产生足以供该磁铁环154转动的磁斥力,而连带使该扇轮单元15达到预期的转速,所以,若缩小该定子14的硅钢片141与线圈142的体积,则会造成磁力降低,进而影响该扇轮单元15转动的速度,因此,该定子14的硅钢片141与线圈142需维持通电激磁时所产生的磁斥力,相对使其体积无法有效缩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减本身体积厚度的散热风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包含一个外壳、一个枢设于该外壳的扇轮,及一个设于该外壳上的驱动装置。
该外壳包括一个底座,及一个自该底座向上延伸的轴管;该扇轮枢设于该外壳,且包括一个轮毂、一根连接该轮毂且枢设于该外壳的轴管内的心轴,及数片自该轮毂向外延伸的扇叶。
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该扇轮转动,且包括一个设置于该扇轮的轮毂上的磁铁环、一片设置于该外壳的轴管上的电路板、一个电连接该电路板且与该磁铁环相间隔并用以侦测该磁铁环的磁性变化的感应元件,及数个卷曲地布设于该电路板上并与该磁铁环相间隔的感应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将所述卷曲地布设于该电路板上的感应线圈通电激磁,使该磁铁环与所述感应线圈磁斥而产生转动,进而带动该扇轮旋转,不只简化内部通电激磁的构件,更缩减一般硅钢片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薄化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一般散热风扇的态样;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态样;
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三个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外壳2、一个枢设于该外壳2上的扇轮3,及一个设于该外壳2上且能够驱动该扇轮3转动的驱动装置4。
参阅图2、3,该外壳2具有一个底座21、一个自该底座21向上延伸的轴管22,及二个设于该轴管22内的轴承23。
该扇轮3包括一个轮毂31、一个连接该轮毂31且能够转动地伸置于该外壳2的轴承23内的心轴32,及数片自该轮毂31向外延伸的扇叶33,其中,该轮毂31具有一个与该心轴32连接的盘体311,及一个自该盘体311周缘向下延伸的围绕壁312,而所述扇叶33是自该围绕壁312的外周面向外延伸。
该驱动装置4包含一个设置于该扇轮3的轮毂31内的磁铁环41、一片套置于该外壳2的轴管22上的电路板42、数个卷曲地布设于该电路板42上的感应线圈43,及一个电连接该电路板42且与该磁铁环41相间隔并用以侦测该磁铁环41的磁性变化的感应元件44,而且该磁铁环41是环设于该轮毂31的围绕壁312的内周面。
其中,所述感应线圈43是采用两条金属线以彼此相反的方向连续卷曲环绕布设而成,每一条金属线能够构成许多线圈匝431,如图2所示的线圈匝431的外观上是如指纹形式的同心圆态样,各个线圈匝431又以同心圆方式环绕着该电路板42中心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7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