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模光纤的激光次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7247.0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7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琮;戴传家;何宗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瑾;王黎延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激光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激光次模块,尤指一种组接多模光纤的激光次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传统的多模光纤的激光次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器10及激光二极管20。该连接器10上具有管部101,该管部101内有可供光纤插入的插槽102。在该管部101外缘设有凸垣103,该凸垣103连接有组装室104,该组装室104内设有容置激光二极管20的组装空间105。该激光二极管20上具有基座201,该基座201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脚202,在该基座201的正面203设有绝缘垫片204,在该绝缘垫片204上固接有激光芯片205,再在激光芯片205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脚202之间电性连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导线206。将盖体207盖接于该基座201的正面203上,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脚202、绝缘垫片204、激光芯片205及两条或两条以上导线206封住。再在该盖体207上中央处配置有球状的聚焦镜208。
在组装时,先将激光二极管20的盖体207组装于该组装空间105中,并使该基座201外露于该组装空间105外部。在该激光二极管20组装于该组装空间105后,进行对准耦光程序,就是将激光二极管20点亮,该激光芯片205所产生的光经过球状的聚焦镜208形成光点投射于外部,此时利用X、Y、Z轴的移动方向使投射的光点可以对准光纤3,以达到适当光功率输出。当光功率输出调整后,再在组装空间105与激光二极管20之间以点胶30或激光焊接,使该激光二极管固接于该组装空间105中。这种制作过程费时又耗工,使制作速度慢,且成本难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速度快,可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的多模光纤的激光次模块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光纤的激光次模块结构,包括:连接器及激光二极管;该连接器上具有管部,该管部内有可供光纤插入的插槽,该管部连接有组装室,该组装室内设有组装空间,该组装空间内壁上设有组接部;该激光二极管具有基座,该基座上设有正面、底面及圆周面,该正面组接盖体,在该盖体上中央处配置有平面玻璃;该激光二极管与该连接器组接,该盖体进入该组装室的组装空间里,使基座的圆周面迫紧于该组接部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光纤的激光次模块结构在该管部外缘设有凸垣,该凸垣连接有组装室,该组装空间与该插槽之间设有通孔,该通孔形成该组装空间与该插槽相通状态。该激光二极管的该基座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脚,该接脚一端穿过基座。将盖体盖接于该基座的正面上,其中央处配置的该平面玻璃对应该通孔。在该激光二极管与该连接器组接时,该盖体进入该组装空间里,使基座的圆周面迫紧于该组接部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次模块结构采用新的组装方式,利用尺寸公差及铆压方式使激光二极管迫紧组装于连接器的组装空间里,使得工艺上不需点亮激光二极管进行光耦对准、点胶及激光焊接等工时及工序,借以达到提高制作速度、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激光次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次模块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次模块结构截面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次模块结构组合截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面射型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次模块结构的调整光功率大小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面射型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次模块结构的调整光功率大小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的边射型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次模块结构的调整光功率大小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面射型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次模块结构另一种调整光功率大小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面射型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次模块结构另一种调整光功率大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连接器 10 激光二极管 20
管部 101 插槽 102
凸垣 103 组装室 104
组装空间 105 激光二极管 20
基座 201 接脚 202
正面 203 绝缘垫片 204
激光芯片 205 导线 2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7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绞式全介质光缆
- 下一篇:材料吸附量-变形-渗透系数测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