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柱停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6667.7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邓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顺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658广东省东莞市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柱停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柱停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停车架,大致区分有单柱型与双柱型两种,其中,双柱型停车架通常被安装在车架的五通管后侧部位,主要包括有一可安装于该车架上的固定架头,以及一个可与该固定架头相互枢接的双柱型脚架,并通过在两者间安装压缩弹簧与弹簧定位垫片,使该双柱型脚架通过与该固定架头的枢转支点往上收折时及往下摆动支撑时,可通过该压缩弹簧的弹力实现抵顶支撑,来防止双柱型脚架在车辆移动过程中产生松弛、摇晃的现象。
上述公知的双柱型停车架,其双柱型脚架大多为一体式构造,故两根脚柱的间隔距离固定,同时,为了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两根脚柱通常略为外张而呈八字形,因此,当该双柱型脚架处于往上折收状态时,分别位于车架两侧的脚柱仍略显向外突出,加上该双柱型脚架的安装位置十分靠近曲柄安装的五通管部位,使得骑乘者在踩踏动作时,骑乘者的脚部容易碰触到自行车两侧外张的脚柱,轻者,会减低骑乘者的踩踏乐趣,严重的,更有碰撞受伤的可能;因此,针对现有双柱型停车架构造在使用过程中潜在的问题点,确有进一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双柱停车架,当使用者在骑乘踩踏的过程中,脚部不会接触或碰撞到该双柱型脚架,可有效确保骑乘的乐趣与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固定架头、双柱型脚架,固定架头内隔设有枢转容槽、夹收容槽,枢转容槽与夹收容槽连通毗邻;该夹收容槽左、右相对侧间的宽度小于枢转容槽左、右相对侧间的宽度;双柱型脚架包括两个独立脚柱及转轴;独立脚柱各具有枢接端,枢接端可左、右对称地一起被容纳及活动枢设于该固定架头的枢转容槽中,且两个独立脚柱之间设有可使彼此同步枢转动作的连动结构,该转轴将两个独立脚柱穿伸轴枢于该固定架头的枢转容槽中。
停车架还包括有两压缩弹簧及两弹簧定位垫片;压缩弹簧容纳定位于该固定架头相对各独立脚柱枢接端的枢转容槽中,并分别通过该弹簧定位垫片与各相对的枢接端弹性抵顶。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独立脚柱活动枢接于固定架头上,并在两者间设置弹性组件与连动结构,来构成双柱型停车架,同时,利用该固定架头上设计宽度小于枢转容槽的夹收容槽,使独立脚柱通过该连动结构一起往上动作收合时,可被顺利地导入该宽度较小的夹收容槽中,进而自动地产生收缩夹合作用;当使用者在骑乘踩踏的过程中,脚部便不会有接触或碰撞到该双柱型脚架的情况发生,故可有效确保骑乘的乐趣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调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夹收的自行车双柱型停车架构造较佳实施例,该双柱型停车架主要包括有固定架头10、双柱型脚架20、二压缩弹簧30及二弹簧定位垫片40;以下针对该组成构件分别说明:
关于该固定架头10,可安装于自行车靠近五通管51的车架50处,固定架头10内隔设有枢转容槽11以及与枢转容槽11相连通毗邻的夹收容槽12,如图4所示;该夹收容槽12的左、右相对侧间的宽度,适当地小于该枢转容槽11左、右相对侧间的宽度;另外,该固定架头10的枢转容槽11相对侧壁与该夹收容槽12相对侧壁的交界处各形成有导引弧面13,如图4所示;另外,该固定架头10上纵向贯穿螺设有一调整螺栓14,该固定架头10上横向贯穿有一防松螺栓15,该调整螺栓14的末端相对于该夹收容槽12,该防松螺栓15可抵止于该调整螺栓14的外周壁上,以防止该调整螺栓14松动甚至脱落。
关于该双柱型脚架20,它主要包括两个独立脚柱21及一转轴22;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顺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顺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