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节能帘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05403.X | 申请日: | 2008-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茵 |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庆茹 |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汽车车厢内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节能帘。
背景技术:
汽车车厢内的空间按区域划分可以分为前排空间和后排空间,目前绝大多数车型其车厢的前排空间和后排空间都是连通在一起的,并没有设备将这两个空间相对隔离开来。驾乘汽车时,为了乘坐舒适,在夏天或冬天往往需要开启空调,空调产生的冷风或热风从出风口吹出,在车厢内经过循环流动后使车厢内的气温被调节至合适的温度;由于车厢内的空间没有隔离,所以车厢内即使只有前排有人乘坐时,空调依然需要在整个车厢空间区域内工作,这样加大了汽车空调的能耗,造成能源的不必要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节能帘,该汽车节能帘能缩小汽车空调的工作区域,从而降低汽车空调的能耗,节约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汽车节能帘,包括一转轴,以及与转轴连接并驱使该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轴承内,所述轴承分别固接在前排座椅后方的车厢内侧壁靠近车顶处,所述转轴上收卷有柔性的挂帘。
其中,所述挂帘末端两侧设置有挂扣,所述挂扣分别扣紧在设于车厢底部的扣接装置内。
另外,所述挂帘末端也可以固接有一底杆。
其中,所述底杆两端设置有挂扣,所述挂扣分别扣紧在设于车厢底部的扣接装置内。
或者是,所述底杆两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分别可滑动地卡设在一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分别固定在车厢内侧壁上。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接在转轴一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由汽车提供。当然,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包括固接在转轴一端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链带。
其中,所述转轴与车顶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20c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汽车节能帘,包括一转轴,以及与转轴连接并驱使该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轴承内,所述轴承分别固接在前排座椅后方的车厢内侧壁靠近车顶处,所述转轴上收卷有柔性的挂帘。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使转轴转动,带动收卷于转轴上的挂帘落下,从而将车厢的前排空间和后排空间分隔开,此时空调只需在前排空间区域内工作,而不需要在整个车厢空间内制冷或制热,大大降低了汽车空调的能耗,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挂帘处于收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挂帘落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挂帘处于收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挂帘落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附图1所示,汽车节能帘,包括一转轴1,以及与转轴1连接并驱使该转轴1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1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轴承2内,所述轴承2分别固接在前排座椅后方的车厢9内侧壁靠近车顶处,所述转轴1上收卷有柔性的挂帘3;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接在转轴1一端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链带5;本实施例所述转轴1在与轴承2连接处设置有自锁装置,不对链带5施加拉力时,转轴1固定于轴承2内。
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节能帘是手动的,当车厢9内只有前排有人乘坐时,用手拉动所述链带5,链带5带动齿轮转动,与齿轮固接的转轴1将在所述轴承2内转动,从而使卷收于转轴1上的挂帘3垂下,挂帘3的长度足够使挂帘3末端接触车厢9底面;当挂帘3末端接触车厢9底面后,停止拉动链带5,转轴1在自锁装置作用下固定在所述轴承2内,挂帘3的位置也被固定,车厢9内的空间即被分隔为前排空间和后排空间两部分,这时打开汽车前排的空调,适宜温度的空气从前排空调出风口进入车厢9的前排空间,改善车内的温度环境;由于被本汽车节能帘阻挡,前排空间与后排空间的空气流通并不流畅,所以后排空间的温度并未被调节,亦即是说空调只在前排空间区域内工作,这大大减小了空调的能耗,节约了能源;而反向拉动所述链带5,则转轴1随之反向转动,从而卷收挂帘3,直至挂帘3完全被收卷于转轴1上,停止拉动链带5,即完成挂帘3收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茵,未经陈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5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圈马达的激光熔焊配合结构
- 下一篇:单手烙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