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的网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4958.2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64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白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领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6 | 分类号: | H01R13/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9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插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渐进式斜切槽的电源插头网尾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的结构由电源插头壳体、电源插脚和电源线所组成,其电源插脚的一端安装于电源插头壳体中与电源线电连接,电源插脚的另一端由电源插头的前部伸出,电源线则由电源插头壳体的尾部伸出。由于电源插头在被频繁拔插使用的过程中,靠近电源插头处的电源线承受着来自外力的较多的弯曲,因此,通常于电源插头尾部设置有网尾,网尾环包于电源线外,起到保护电源线的作用,防止靠近插头部分的电源线因弯曲过多而出现断裂的现象。该网尾系由软性材料制成,并于其上设置有许多的斜切槽,以提升其抗弯曲能力。
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之网尾结构仍存在有待改善之处,其上的各斜切槽的大小相同,因此使得其抗弯曲能力仍有限,不能满足更高之抗弯曲能力要求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插头网尾结构,其网尾本体上的斜切槽系采用渐进式的结构,藉而获得更佳之抗弯曲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插头的网尾结构,该网尾的本体上设置有沿其轴向间距设置的多个斜切槽,该多个斜切槽之纵向截面的面积沿其电源插头的前端向其尾端方向逐渐增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斜切槽的轴向宽度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切槽设置于网尾本体的上表面上,并自其上表面向一侧延伸至其侧面,该多个斜切槽的朝向依次交替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切槽设置于网尾本体的底面上,并自其底面向一侧延伸至其侧面,该多个斜切槽的朝向依次交替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将网尾本体上的斜向切槽之截面面积设计为逐渐增加,以形成渐进式斜切槽的结构,当网尾受到外力弯曲时,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不会出现弯曲疲劳集中的现象,使其获得极高的抗弯曲性能,相比于传统之插头网尾而言,其使用寿命增长10倍之多。而在进行测试时,于电源线上吊重10N,在摆角为45度左右的状态下,每分钟摆动60次,其在20000次后铜丝断线率小于等于5%。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图1中A-A位置处的截面示图;
图4图1中B-B位置处的截面示图;
图5图1中C-C位置处的截面示图;
图6图1中D-D位置处的截面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电源插头壳体 20、电源插脚
30、电源线 40、网尾本体
401、上表面 402、左侧面
403、右侧面 404、底面
41、第一斜切槽 42、第二斜切槽
43、第三斜切槽 44、第四斜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电源插头包括电源插头壳体10、电源插脚20和电源线30,其电源插脚20的一端安装于电源插头壳体10中与电源线30电连接,电源插脚20的另一端由电源插头壳体10的前部伸出,电源线30则由电源插头壳体10的尾部伸出。
特别地,电源插头壳体10的尾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网尾本体40,该网尾本体40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内凹形成的斜切槽。于网尾本体40的上表面上,沿电源插头壳体10的前端向其尾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斜切槽41、第二斜切槽42、第三斜切槽43和第四斜切槽44,且该第一斜切槽41、第二斜切槽42、第三斜切槽43和第四斜切槽44之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加,其轴向的宽度最好是相同的宽度尺寸。如图3至图6,同时,该第一斜切槽41由网尾本体40的上表面401延伸至网尾本体的左侧面402,该第二斜切槽42由网尾本体40的上表面401延伸至网尾本体40的右侧面403,该第三斜切槽43由网尾本体40的上表面401延伸至网尾本体40的左侧面402,该第四斜切槽44由网尾本体40的上表面401延伸至网尾本体40的右侧面403,即由第一斜切槽41至第四斜切槽44,其朝向为左右交替结构。
以及于该网尾本体40的底面404上亦设置有与前述网尾本体上表面上相同数量和大小的多个斜切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领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领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9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视或机顶盒的遥控器
- 下一篇:新型封装结构的微波环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