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并网丝、纱机断丝、纱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3864.3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8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建华 |
主分类号: | D01H13/16 | 分类号: | D01H13/16;D01H13/14;G05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31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网丝 纱机断丝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并网丝(纱)机断丝(纱)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纺织业市场上常用的空气并网丝机大多都是在1332槽筒机的基础上加装空气喷头等配套件组装而成,随着市场对并网加工纱(丝)线的质量要求提升,近年又加入了纱线传感器电子控制纱丝线断头即时保护剪断的装置,但后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每个锭位在开启操作过程中要同时打开三个开关,即锭位机械开关、喷头空气开口和电控传感器小开关,人两手同时打三个开关时常易有失误。
2、传感器小开关每天开关的频率高易损坏或失效而又不易发觉,造成电控可靠性变差。
3、传感器开启后是否已通电正常操作工往往不太清楚,因为无任何指示可辨别,常有失效失控不能实时发觉。
4、另一方面,当纱丝线断头即时保护剪断了,但当工人看台多的时候也常有不发觉,造成断头锭位一定程度的磨坏在筒原料同浪费(压缩空气)电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并网丝、纱机断丝、纱控制装置,能够提高丝、纱线的质量,节约电力和用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并网丝、纱机断丝、纱控制装置,包括:
气轴同轴开关,气轴同轴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水银电流开关(KV)电连接,
在传感器(LN)、剪断器(ZC)、缓释继电器(SJ3)的电流输入端处电连接有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指示传感器(LN)、剪断器(ZC)、缓释继电器(SJ3)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在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有电子计时器(H)、电子累计器(n)、缓释继电器(SJ3)的一常闭端子,缓释继电器(SJ3)的另一常闭端子与缓吸继电器(SJ2)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子的一个端子电连接,在电子计时器(H)、电子累计器(n)、缓吸继电器(SJ2)的第二电源输入端子与隔离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隔离二极管(D1)的负极与传感器(LN)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地,在缓释继电器(SJ3)的常开端子与电源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另一常开端子与讯响器(JD)相连接,讯响器(JD)的另一端与电源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气轴同轴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水银电流开关电连接,即气轴同轴开关与水银电流开关相串联,使气流开或关的同时,实现了自动控制水银电流开关的开或关,方便快捷。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水银电流开关,其开关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有利于确保本控制装置正常工作。
另外,在传感器、剪断器、缓释继电器的电流输入端处电连接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指示传感器、剪断器、缓释继电器的工作状态,能够使操作工准确了解各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方便操作人员对失效、失控的技术发现。能够避免如现有技术中的以下情况:
由于剪断器即时保护剪断纱丝线,而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觉而造成锭位磨坏在筒原料中浪费电力,磨损空行的纱线、丝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空气并网丝、纱机断丝、纱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空气并网丝、纱机断丝、纱控制装置包括:气轴同轴开关,气轴同轴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水银电流开关KV电连接。实现了自动控制水银电流开关KV的开或关,方便快捷。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水银电流开关KV,其开关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有利于确保本控制装置正常工作。
在传感器LN、剪断器ZC、缓释继电器SJ3的电流输入端处电连接有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指示传感器LN、剪断器ZC、缓释继电器SJ3的工作状态,能够使操作工准确了解各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方便操作人员对失效、失控的技术发现。能够避免如现有技术中的以下情况:
由于剪断器ZC即时保护剪断纱丝线,而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觉而造成锭位磨坏在筒原料中浪费电力,磨损空行的纱线、丝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建华,未经梁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3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