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天候抢修节能灯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2251.8 | 申请日: | 2008-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梁健晖;郑耀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21/06 | 分类号: | F21V21/06;F21V21/30;F21V31/00;F21W131/4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冬涛 |
| 地址: | 5106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天候 抢修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照明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天候抢修节能灯。
背景技术
水厂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是居民生活以及企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水厂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供水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保障水厂生产的正常运转极其重要。然而,随着水厂相关设备运行时间的增长,设备出现故障的机会将日渐增多,因此抢修工作的重要性亦日显突出。很多时候,故障抢修工作都安排在夜间进行,那么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抢修现场安装安全、高效的抢修应急照明设备。现有的抢修应急照明设备一般包括碘钨灯、投光灯或白炽灯,使用时通过简单的支架架设起来。由于以上简单的照明设备从安全角度及实际使用中都不适合用于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抢修现场:首先,碘钨灯管座及其接线完全外露,施工人员发生触电事故的风险极高,同时碘钨灯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炙热的灯管遇到水珠后会发生爆裂。投光灯容易进水。白炽灯照度不足。此外,支架过于简单,一般无法调节灯具照明的角度,使用很不方便。由于以上原因,妨碍了施工人员的施工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存在危害抢修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极高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抢修作业的特殊环境,以及临时抢修现场照明用具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防水,使用方便,节能的全天候抢修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全天候抢修节能灯,包括灯盘、活动底座和连接支承杆。连接支承杆与快速接头活动连接,快速接头与灯盘活动连接,连接支承杆的另一端与活动底座活动连接。
所述的连接支承杆中设置有一段绝缘棒。
所述的灯盘包括盘体、灯管和反射盘,反射盘位于灯管的下方,灯管安装在盘体内,灯管上面的盘体上设置有透射玻璃。
所述的灯盘上可以设置有防水配电插座。
所述的灯管可以为冷光灯管。
所述的灯盘通过锁紧螺杆与快速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效克服了传统照明设备不适合用于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抢修现场的缺陷,可以全天候地使用,另外可以调节灯照射的角度,各组件均为活动连接,安装快速无须专用工具,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天候抢修节能灯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天候抢修节能灯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天候抢修节能灯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全天候抢修节能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全天候抢修节能灯进行详细的说明。
全天候抢修节能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灯盘1、活动底座3和连接支承杆2,活动底座3上设置有活动接头6,连接支承杆2与活动接头6活动连接,连接支承杆2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8活动连接,快速接头8与灯盘1连接。灯盘1的盘体内可以设置有灯管5和反射盘4,反光盘4位于灯管5的下方,灯管5安装在盘体内的灯管座上,灯管4上面的盘体上设置有透射防水玻璃。所用的灯管4为冷光灯管,冷光灯管在发光的时候不会产生大量的热,同时能极大程度上节约能源。为了增强光的亮度,灯管5可以设置有三支、四支、五支或者五支以上。具体的电路可以如图4所示,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有四支冷光灯管(E-1、E-2、E-3、E-4)。在灯盘1的侧面,设置有一个防水配电插座10与相应的电线连接。连接支承杆2中设置有一段绝缘棒7,以防止灯盘1漏电造成安全事故。活动底座3可以为一圆形支架,其间设置有三根连接筋。三根连接筋均与中间的活动接头6连接。活动接头6可以为内螺纹结构,相应的连接杆2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活动接头6与连接支承杆2为螺纹连接。快速动接头8上设置有紧锁支架11,紧缩支架11通过紧锁螺杆9与灯盘1连接,通过调节紧锁螺杆9的松紧度,可以调节灯盘1的照射倾斜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未经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