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印刷线路板线宽线距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1634.3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白龙;邱海波;黄泽明;熊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美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6229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印刷 线路板 线宽线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线路板检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印刷线路板上线宽线距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升级,对于线路板的制作和检测工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线路板的层数越来越多,内部线路越来越密集,线宽线距更小,检测精度要求高等等。
现有技术中对于线路板上线宽线距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借助高倍放大镜采用人工目测的方式进行观察和测量。对于线宽或线距只有3、4mil甚至更小的板而言,这种方式的测量误差是非常大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工读数产生的偏差。这样往往无法准确评估线路板的制程能力,可能使得不合格产品出厂或合格产品因测量的误差而达不到线宽线距以及阻抗的控制要求,导致损失。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电子显微镜测量,而这种方法要破坏线路板将其制成微切片来测线宽线距,这样不但检测时间长而且造成成品良率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使其在不破坏线路板前提下,能够方便且精确的测量线路板上微小的线宽线距,严格把关线路板质量,帮助人们对线路板的制程能力作出正确判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印刷线路板线宽线距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放大镜、用于拍摄放大后的线路板图样的摄像头、与摄像头通过数据线连接用于图像和数据处理的电脑。所述放大镜采用筒式放大镜,其镜筒上部设有焦距调节钮,所述摄像头安装于台阶轴状外壳内,其外壳最小直径部分于套于放大镜的目视筒内,并通过螺钉固定。摄像头后端连接有起图像传导作用的数据线,数据线另一端连接到电脑主机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电子成像和电脑读数方法,快速获取检测样本和检测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
2、读数方法更加科学,减少了人为误差,经实验证实该装置检测出的结果误差小于1%,为线路板蚀刻工艺能力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3、该装置适用范围广,可以用来测量线路板上任意形状或大小的线宽、线距,对于特殊线条也不必采用微切片方法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放大镜1、用于拍摄放大后的线路板图样的摄像头2和与摄像头通过数据线3连接用于图像和数据处理的电脑。所述放大镜采用筒式放大镜,其镜筒上部设有焦距调节钮11、目视筒12,镜筒下部设有起保护和支撑作用的透明塑胶罩13。所述摄像头安装于台阶轴状外壳内,其外壳最小直径部分21套于放大镜的目视筒12内,在放大镜的目视筒和摄像头外壳最小直径部分上对应设置螺丝孔,二者套好后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将线路板放置于桌面上,将检测装置放在待测线路板上,将放大镜聚焦头部分对准线路板待测位置;开启摄像头和电脑成相软件,调节放大镜上的焦距调节钮,直到待测线路图像清晰的显示于电脑上;由电脑软件控制摄像头拍照取样;通过软件设置对照片进一步处理、测量,得出待测数据。
该装置中放大镜放大倍数一般为5到15,摄像头放大倍数一般为10。这样在电脑上就可得到一张将待测样板放大50到150倍的足够清晰的采样图片,通过事先设置好的软件参数,就可方便的得到实际线宽线距。
如图,所述装置还包括一环状日光灯4,该日光灯通过环状外壳套接在放大镜镜筒下部。在拍照取样时,如光线较暗,可以开启装置上的日光灯照明,该装置上一般采用8W左右的日光灯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美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美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1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