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孔LED变色软管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1516.2 | 申请日: | 200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4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樊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S10/02;F21V19/00;F21V23/00;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2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孔 led 变色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照明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变色的、模拟霓虹灯连续均匀发光的软管灯。
【背景技术】
以前的软管灯是在芯线中设置横向孔,在横向孔中设置LED,用来模拟霓虹灯的软管灯,虽然达到了霓灯的均匀连续和鲜艳柔和的光线效果,但是还不能达到可以变色的霓虹灯的效果。本申请人在此之前针对以上缺点也提出的一种改良的变色软管灯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795631Y,该专利技术方案是将红、绿、蓝三个LED为一组存设在一个固定盒体形成一个单元,多个这样的单元串联并对应地存设于所述芯线中的多个横向孔中。本结构需要将三个LED装在一个固定盒上,再将固定盒放置在每一个横向孔中,此设计产品的成本较高、工艺复杂、工作效率偏低,限制了在制作过程中的大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产品成本且提高生产效率的打孔LED变色软管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孔LED变色软管灯,包括芯线、设置在芯线内的LED、沿芯线长度方向延伸的铜绞线、以及包覆在芯线外部的散光体,所述芯线上设置有多列横向孔,所述每列横向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芯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LED设置在横向孔内,所述同一横截面上的多个横向孔内设置有多个不同颜色的LED。
所述芯线的同一横截面上的横向孔为三个,所述设置在芯线内的铜绞线为四根,三色LED分别串联后与铜绞线并联连接。
所述四根铜绞线上下间隔地设置在芯线的同一侧。
所述四根铜绞线水平间隔地设置在芯线的下侧。
所述散光体上还设置有一纵向通孔,所述纵向通孔为半圆形、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设置在芯线内相邻两列之间的LED的间距为4~7毫米;优选方式,所述设置在芯线内相邻两列之间的LED的间距为5毫米。
所述芯线纵截面上相邻LED的间距为10~15毫米;优选方式,所述芯线纵截面上相邻LED的间距为12.7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在芯线的同一横截面上设置三个横向孔,所述横向孔以预制的间距均匀地分布在芯线的整个纵向长度方向上,将红、绿、蓝三种LED为一组,分别放置在所述芯线的同一横截面上的三个横向孔内,此结构减少了将三个LED装在固定盒体内,只要将每一颗LED分别设置在横向孔内即可,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在节约产品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8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1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