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力锅发热盘支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0140.3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6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权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权希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25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发热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发热盘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电压力锅其发热盘一般均设置在保温罩上,有的是通过发热盘的支撑脚直接固定在保温罩底部端面上,有的是通过弹性装置固定在保温罩上,通过弹性装置固定在保温罩上的电压力锅是通过发热盘向下位移时,触动行程开关来进行压力调控的,如申请号为CN200520060079.3,申请日为2005.06.23,专利名称为电压力锅弹性位移支撑装置的实用新型,此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弹性位移支撑装置,它由两个开口呈相对设置的弹性体和垫圈构成,垫圈位于两弹性体之间,两个弹性体设置在电压力锅的发热盘和内罩之间,所述两个弹性体均呈喇叭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弹性支撑装置仅由两个开口呈喇叭状相对设置的弹性体和垫圈构成,其结构简单,弹性性能好,由于垫圈设置在两弹性体之间,使得其弹性支撑稳定。然而这种弹性支撑结构没有限位装置,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该弹性结构不可避免的出现疲劳老化失去弹性性能的现象,同时由于长期的内锅下沉,其保温罩底部变形,从而引起内锅下沉,锅盖密封密封不严而出现漏气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电压力锅发热盘支撑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支撑稳定,而且能限定内锅下沉程度,有效避免漏气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压力锅发热盘支撑结构,设置在电压力锅的发热盘与保温罩底部端面之间,它包括在发热盘底部设置的三个支撑脚,支撑脚与保温罩底部端设置弹性支撑件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发热盘上还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限位杆,该限位杆联接在发热盘下表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限位杆联接在固定电热管的环形凸筋之外缘。
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小于支撑脚与弹性支撑件联接装置的长度之和。
所述限位杆呈锥台状,其大端面一端和发热盘联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发热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了限位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支撑稳定,而且能限定内锅下沉程度,有效避免漏气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热盘,2.弹性支撑件联接装置,3.开关触位杆,4.限位杆,5.电热管,6.电热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压力锅发热盘支撑结构,设置在电压力锅的发热盘1与保温罩底部端面之间,它包括在发热盘1底部设置的三个支撑脚,支撑脚与保温罩底部端设置弹性支撑件联接装置2,发热盘1上还设有两个限位杆4,该限位杆4联接在发热盘1下表面固定电热管5的环形凸筋之外缘。限位杆4的长度小于支撑脚与弹性支撑件联接装置的长度之和。限位杆4呈锥台状,其大端面一端和发热盘1联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和附图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并不能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髓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的任何变动,都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权希,未经苏权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导航电子内窥镜
- 下一篇:经编间隔织物颈椎减压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