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的防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0135.2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9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金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H01R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的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讯息产业的不断进步,各类电信产品的应用亦随之广泛,例如数字通信,笔记本等产品蓬勃发展。电子产品借由电子信号相互传输,现在我们普遍采用电连接器来达到这种传输效果,但是当对接元件与连接器配合不当时会使电信产品发生短路或者损坏等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所以现有的连接器大都会设有一防呆结构,如公开文件TW85212424中揭露了一种防呆结构,该防呆结构是通过将插槽内的一定位肋和对接元件上的一定位沟相配合来实现防呆效果它明显的存在不足之处,在于这种防呆结构中只有当插槽内的定位肋不在中间位置时才能起到防呆效果,否则达不到这个作用,且这种防呆结构只有一个定位肋而它不能将对接元件比较稳固的对接在连接器上,容易造成松动,摇晃而有可能使它们配合不够紧密,造成电性不通。
公开文件US20020019170中也揭露了另一种防呆结构,该防呆结构是通过在插槽内设有两个定位肋,将这两个定位肋和卡相应的配合起来达到一种定位防呆效果。存在不足之处:该防呆结构要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既这两个定位肋之间的距离要大于该绝缘本体长度的百分之四十,而且这两个定位肋分别距绝缘本体两末端的距离要不等,否则也不能起到防呆效果。
如上所述的这些现有技术中虽有设计避免误插的防呆架构,但如其防呆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的限制条件才能起到防呆的作用,且防呆结构的稳固性不好。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更为方便简单的防呆架构,同时这种防呆结构又能使对接元件稳固的对接在连接器上,配合紧密不容易松动,保证其电性相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防呆结构,此防呆结构使连接器与对接元件对接时配合紧密,不易松脱,保证其正常的电性导通。
为了达到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防呆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开设有一插槽,该插槽底端形成一支承部,该插槽中相对高于该支承部设有一定位肋,以及该插槽中相对低于该支承部形成至少一容纳孔;多个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中,且分别位于该插槽两相对侧,该等端子分别设有一接触部进入该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防呆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开设有一插槽,该插槽底端形成至少二支承部,该插槽中设有一相对高于该支承部的定位肋,以及该插槽于相邻两所述支承部之间凹设形成一容纳孔;多个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中,且分别位于该插槽两相对侧,该等端子分别设有一接触部进入该插槽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防呆结构是通过将插槽中的定位肋和容纳孔和对接元件相配合来达到防呆效果,这种防呆结构中的定位肋和容纳孔在插槽中的位置和距离没有太多限制,该防呆结构简单方便且能使对接元件稳固的连接在连接器上,配合紧密,不易松脱,保证其正常的电性导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防呆结构与对接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防呆结构中连接器上的塔行部和顶出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防呆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防呆结构用于确保所述连接器与对接元件3配合无误,该连接器包括一纵长型绝缘本体1、收容于该绝缘本体1中的多数端子40及枢接于该绝缘本体1上的两顶出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