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0099.X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0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7/02 | 分类号: | F16L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03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圈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密封圈。
技术背景
目前的密封圈,特别是用于管道连接的密封圈,大都使用单层密封和单一原理的密封方式,单层密封就是管道与管接头之间只有一个点或者一个面接触的密封方式,单层密封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容易失效,设置多层单一原理的密封方式可靠性会有所提高,但是如果某一关键因素失效会造成所有密封的失效。一旦密封失效将引起钢管的腐蚀,污染流体介质,管道系统也就无法达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时具有多个不同密封面的密封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环B,所述第一密封环B连接有装配时能绕连接处偏转并且使得密封面相互错开的第二密封环C。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至少包括两部分,即相互连接的第一密封环B和第二密封环C,且第二密封环C可绕相互间的连接处偏转,使得两个密封环的密封面相互错开,实现了使用时至少具有两个不同密封面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环B和第二密封环C之间通过内弯端面结构的连接部连接。该内弯端面结构的连接部使得第二密封环C在装配时容易偏转,且偏转后与第一密封环B的连接过渡比较自然,确保了密封性能。
所述连接部与第一密封环B和第二密封环C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也包括第一密封环B和第二密封环C之间的直接连接处。
所述第一密封环B的密封面与轴心垂直,所述第二密封环C的密封面在与第一密封环B的轴心垂直到平行的范围内。由于第二密封环C在装配时可偏转,所以第二密封环C的密封面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作为较佳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密封环B包括光滑的圆柱形内壁和沿径向往外凸出的外壁,所述第二密封环C为沿径向往轴心延伸的薄圆环结构。装配时,第二密封环C沿连接处向外偏转。
所述第一密封环B背向第二密封环C的一端还设置有延伸段A。该延伸段A便于密封圈的定位,而且使用时密封圈受挤压变形,该延伸段A可在形变后起到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的作用。
所述延伸段A的外表面呈锯齿状。该锯齿状一方面使得密封圈比较容易受挤压变形,另一方面由于锯齿状特定结构,当挤压力不足时,也能实现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密封圈设置为具有多个不同密封面的结构,确保了密封效果,克服了现有密封圈因单面或单层结构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安装示意图;
图3为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尺寸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其中A区是扁长造型,扁长造型可以尽量增加橡胶圈的长度,更方便调节橡胶圈的体积,A区外表面设有锯齿状,B区是突起结构,最远点直径略大于装配时密封槽的内径,C区是内弯的端面造型,橡胶圈压入工作位置时C区形状发生改变,包覆在管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如附图2所示,其中1为衬塑钢管,2为密封圈,3为密封管件钢件,4为密封管件衬里,将密封圈2放入工作位置,此时密封圈2没有发生形变,处于自然状态,用力扭动衬塑钢管1,使之沿螺纹旋入,将密封圈2压入密封槽,此时密封圈2的C区发生弹性形变(即产生偏转),在内壁上产生包紧力,衬塑钢管1完全拧紧,密封圈2被压缩变形,C区被衬塑钢管1与密封槽内壁夹紧挤压,达到第一层密封效果,密封圈2的体积经过精确的计算,略大于密封槽的容积,当衬塑钢管1拧紧的时候,密封圈2的B区和A区可完全充满密封槽,并有被压缩的效果,从而达到第二道的密封,起到最终的密封效果,如附图3所示。
附图4为尺寸装配示意图,其满足下列关系:
(1)d1>D2>D1,保证衬塑钢管1与管接头(3、4构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便于密封圈2的挤压变形;
(2)0<d-D2<t,保证密封圈2有一定的压缩量,确保密封性能;
(3)D3<d2,既保证密封圈2的密封,也便于密封圈2的被旋入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整碗筷架
- 下一篇:压力保温电饭锅的安全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