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定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0007.8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7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白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科之杰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14 | 分类号: | G01N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松涛 |
地址: | 52606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碳酸 饮料 二氧化碳 含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装置,尤其是一种测定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测定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装置,在对饮料测定的过程中,当饮料流入装置内后因冲撞而产生大量的气泡,使二氧化碳在未测定前就提前释放了,从而造成所测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存在较大的误差;另外,在测定时为了让二氧化碳充分的释放,采用手摇的方式,其不仅效率极低,而且手摇方式使二氧化碳释放不彻底,以致影响测量的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定更精确的测定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测定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装置是由压力表、温度计、壳体组成,在壳体内设有饮料测定室和气室,在壳体的底部增设了阀,阀将饮料测定室和气封闭;在饮料测定室的内部位于在阀的阀体上设有入液柱,在饮料测定室的内部增设了导管,导管的一端与阀体相连,另一端伸至饮料测定室的顶部;在饮料测定室的内部的阀体上设有击泡电极;在阀体上还设有调节阀。
入液柱的作用在于:能使新流入的液体位于饮料测定室的底部,以保证将存留的旧的液体排走,使测定更精确,另外,避免饮料进入饮料测定室时因撞击而造成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过早释放;击泡电极的作用在于:使被测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充分释放出来,不用操作人员摇动装置来使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将导管的一端设在饮料测定室的顶部,其作用在于:用新鲜碳酸饮料排走先前进入饮料测定室的饮料,使测定值更准确。
阀是由阀体、阀杆、拉耳组成,在阀体内设有通孔,在通孔的两侧设有入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在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入液通道相通的通孔I,与出液通道相通的通孔II,与饮料测定室相通的通孔III、通孔IV,与气室相通的通孔V,在通孔V的左侧还设有与排气通道相通的通孔VI,排气通道将通孔和出液通道连通;阀杆位于通孔内,在阀杆上位于通孔I与通孔III之间的位置设有入液密封圈,在通孔II与通孔IV之间的阀杆上设有出液密封圈,在通孔V与通孔VI之间的阀杆上设气室密封圈,在阀杆上的入液密封圈与出液密封圈之间设有将进出液隔开的密封圈,在通孔II处装有调节阀;拉耳设在阀杆的端部。
入液柱是由入液管、管帽组成,管帽扣在入液管上;在入液管的上部侧面上设有多个排液孔,在管帽的端面中心开有小孔。
所述的壳体和阀体都是由透明的材料制成,可以采用有机玻璃,因有机玻璃传热小,使装置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另外,采用透明的材料便于对观察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气室的空间大小是饮料测定室内空间大小的3—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定精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中阀的横剖图。
图中:1、压力表;2、温度计;3、壳体;4、饮料测定室;5、气室;6、阀;7、阀体;8、通孔III;9、通孔IV;10、通孔V;11、入液柱;12、导管;13、击泡电极;14、调节阀;15、阀杆;16、拉耳;17、通孔;18、入液通道;19、出液通道;20、通孔I;21、通孔II;22、排气通道;23、通孔VI;24、入液密封圈;25、出液密封圈;26、气室密封圈;27、入液管;28、管帽;29、排液孔;3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测定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装置是由压力表1、温度计2、壳体3组成,在壳体3内设有饮料测定室4和气室5,其特征在于:在壳体3的底部增设了阀6,阀6将饮料测定室4和气室5封闭;在饮料测定室4的内部位于在阀6的阀体7上设有入液柱11,在饮料测定室4的内部增设了导管12,导管12的一端与阀体7相连,另一端伸至饮料测定室4的顶部;在饮料测定室4的内部的阀体7上设有击泡电极13;在阀体7上还设有调节阀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科之杰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科之杰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用空压机自动放气阀
- 下一篇: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