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具散热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99764.8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0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饶振奇;何信威;张中彦;施铭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力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H01L23/367;H01L23/42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具 散热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具体涉及其散热模块结构的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在LED灯具的结构设计上,随着其布灯数量的增加,灯具的整体亮度可以得到提升,但同时也会造成发热量的上升,因此LED灯具的散热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有LED灯具的散热结构已发展出多种形态,常见的有:通过LED基板本身采用导热材料或者局部嵌组导热组件来达到散热效能的提升,或者于LED基板背侧衬组一散热座(或散热片),再将各LED产生的热量引导至该散热座。但是,上述散热结构设计,由于所能提供的散热面积均相当有限,因此当LED灯数到达一定规模时,其所能发挥的散热效率将不足以应对。
另有业者研发出一种结合热管的LED灯具散热结构,其相关专利如台湾专利《LED灯具散热结构》(申请案号093218439),其主要是使热管的受热端与预定数量的LED底部接触,热管的散热端与LED灯具的反射罩接触,以此由反射罩辅助散热;此现有结构使用上可较以往的散热结构有更进一步的散热效果,然而,由于所述反射罩于LED灯具结构上属于一种内置式空间结构,当LED点亮产生热量时,反射罩被涵盖于临近热场范围内,其本身已具有一定热度,且该反射罩的内置式空间结构对于热度向外排散的效果缓慢,因此,该现有结构设计能够对热管散热端发挥的散热效果亦相当有限,往往仅能获得一种均热效果而已,并无法达到较大幅度的散热效果。
针对上述现有LED灯具散热结构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如何研发出一种能够让散热效果大幅提升,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构造,实为需相关业界再加以思索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因此,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具散热模块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LED灯具散热结构设计上仍旧存在的散热效果难以大幅度提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具散热结构,所述LED灯具包括LED基板、散热座以及热管;其中所述LED基板前侧布设有若干LED,所述散热座具有受热面及散热面,所述受热面靠合于LED基板背侧,所述热管的受热端接触组配于LED基板背侧所预设的导热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座的散热面外侧并设有朝外部扩增的延伸散热部,所述热管的散热端延伸结合于所述延伸散热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座的散热面设有若干鳍片。
2、上述方案中,所述LED基板背侧所设导热部与LED基板采用同种导热材质。
3、上述方案中,所述LED基板背侧所设导热部,由结合于该LED基板背侧的一导热衬板构成,且所述导热衬板通过导热柱与各LED接触。
4、上述方案中,所述延伸散热部包括一座块部以及分布于该座块部表面的若干凸伸状散热体,所述座块部一端与散热座的散热面组合或一体连结,所述座块部设有插设孔,并通过所述插设孔与热管的散热端插组结合。
5、上述方案中,所述座块部表面的凸伸状散热体为片状体或柱状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主要在于所述散热座的散热面外侧设有朝外部扩增的延伸散热部,并使热管的散热端延伸结合于该延伸散热部;借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达到下述优点:
所述热管所吸收的热,将可透过所述延伸散热部的增设,将热传导至一散热面积大、热排散效果较佳的外部延伸构造上,进而能够让LED灯具的散热效率有效倍增,以满足更大的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块部与散热座呈组合状态的实施例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基板导热部结构较佳实施例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基板导热部结构另一实施例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延伸散热部所设凸伸状散热体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7为图6散热体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A、LED灯具;10、LED基板;11、LED;12、导热部;121、导热衬板;122、导热柱;20、散热座;21、受热面;22、散热面;23、鳍片;30、热管;31、受热端;32、散热端;40、延伸散热部;41、座块部;42、凸伸状散热体;42B、凸伸状散热体;43、插设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力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力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挡轴防沙油封
- 下一篇:连续生产移动式船载搅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