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9525.2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农 |
主分类号: | B62J27/00 | 分类号: | B62J27/00;B60R19/38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 彬 |
地址: | 331200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车辆不断增加,行车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特别是一些农用车,摩托车等由于其安全装置的可靠性问题,或者说这类车本来就不具备驾乘人员的安全保护装置,因而在发生行车安全事故时首先受到威协的是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安全保护及时、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相互连接并设于支架上的保险杠和锁销,所述保险杠和锁销分别连接有复位装置,所述支架上经连接于所述锁销的捆绑装置设有防护垫。
所述保险杠和锁销的复位装置分别为连接于保险杠与支架和锁销与支架之间的拉簧和压簧。
所述防护垫为由其一端连接于支架上的折叠式弹性板,所述捆绑装置为连接于所述锁销与支架之间的捆绑带,所述保险杠为由相互连接的上、下框构成的框架。
所述支架上对应于所述锁销设有位置开关。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动作灵敏,安全保护及时、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活动连接于位于车体前部的作为挡风屏的支架1上的框架10由相互连接的上、下框构成,框架10的外端边位于支架1的前方。锁销5活动置于固定于支架1上的U形架2的两通孔上,且其一端经软索11连接于框架10的上框的位于支架1内侧的内端边9的凸块8上。拉簧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U形架2一端和凸块8。压簧6位于固定在锁销5上的档块13与U形架2的一端壁之间的U形架2的凹槽内套设于锁销5上。
捆绑带4一端连接于支架1,另一端经连接环14活动套接于锁销5的伸出于U形架2外侧的一端。折叠式弹性板3上端12连接于支架1上,下端呈自由状态并由捆绑带4呈折叠状捆扎于支架1的上部。
位置开关15其触杆位于U形架2的凹槽内对应于锁销5上的挡板13连接于支架1上。
工作时,当位于车体前方的框架10的外端边受到碰撞向下方移位时,将带动框架10的内端边9绕其与支架1的连接点作一角度的转动,通过内端边9上的凸块8、软索11在克服拉簧7和压簧6的拉力和张力后将锁销5向内侧拉动收缩,使锁销5与捆绑带4上的连接环14相脱离,致使折叠式弹性板3自由端下落而展开于驾乘人员的前部,即可达到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在锁销5收缩的同时,挡板13将带动位置开关15的触杆向一侧运动而使位置开关15动作,进而切断车辆相关动力装置的电路,并可接通报警电路实施报警。当施加于框架10的外力消失时,在拉簧7和压簧6的作用下框架10和锁销5复位。折叠式弹性板3由捆绑带4通过连接环14与锁销5配合折叠捆扎于支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农,未经陈建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储运容器的分体式焊接出料口
- 下一篇:巴士观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