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儿童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99428.3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傅月明;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儿童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很多儿童推车都设置有脚踏,但脚踏往往会占用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在可折叠的儿童推车上,会导致推车折叠后的体积无法进一步缩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踏的角度能够调节、并能进一步减小折叠后体积的可折叠儿童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儿童推车,该儿童推车的车架包含:一对手推杆、由一对纵向延伸的连杆和一根跨接在一对所述连杆的下端部之间的踏杆构成的脚踏。一对所述连杆的上端部分别与同侧的所述手推杆相绕水平的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脚踏还包含用于锁定所述脚踏与所述手推杆间夹角角度的角度锁定机构。
所述车架还包含跨接在一对所述手推杆之间的座杆,该座杆与所述手推杆相绕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轴重合。
所述车架还包含:一对后脚杆,该后脚杆的上端部与同侧的所述手推杆相转动连接,在所述后脚杆的下端部安装有后轮;底撑架,该底撑架的后端部与所述后脚杆相转动连接,在该底撑架的前端部安装有前轮;上撑杆,该上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座杆相固定连接,下端部与所述底撑架相转动连接。所述手推杆、所述后脚杆、所述底撑架、所述上撑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车架还包含用于将所述车架固定在展开与折叠状态的整车锁定机构。
所述底撑架包含:跨接在一对所述后脚杆之间的后横杆,该后横杆的两端部分别与一对所述的后脚杆相转动连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杆,该底杆的后端部与所述后横杆的中部相转动连接。所述上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杆相转动连接。
所述的整车锁定机构包含:由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对滑动设置所构成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的前端部与所述上撑杆相转动连接、后端部与所述后脚杆相转动连接;将所述的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的第二连杆锁定在至少两个位置上的滑动锁定机构,当所述连杆被锁定在该两个位置上时,所述车架分别处于展开和折叠状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更为方便的完成展开、锁定的动作,使得车架在折叠后的体积较小,而在展开时则能根据儿童的身高调节脚踏的高低位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2为实施例1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3为实施例1在脚踏转动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4为实施例1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5为实施例1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6为实施例2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7为实施例2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其中:1、手推杆;2、连杆;3、踏杆;4、脚踏;5、座杆;6、后脚杆;7、后轮;8、上撑杆;9、后横杆;10、底杆;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71、前轮;a、第一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儿童推车,其车架包括:
一对手推杆1,手推杆1的上端部通过一根横杆相连接,使得整个推把呈倒U字形;
U字形的脚踏4,该脚踏4由一对纵向延伸的连杆2和一根横跨在连杆2下端部之间的踏杆3构成;
横跨在手推杆1下端部之间的座杆5,该座杆5的两端部与手推杆1之间绕第一转动轴a相转动连接,并且脚踏4的连杆2的上端部也分别与手推杆1的下端部绕第一转动轴a相转动连接;
上端部与手推杆1相转动连接的后脚杆6,其转动轴线呈水平;
横跨在后脚杆6的下端部之间的后横杆9,并且后横杆9的两端部与后脚杆6之间为可转动的连接,转动轴线呈水平;
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杆10,该底杆10的后端部与后横杆9的中部相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呈水平;
上端部与座杆5的中部相固定连接的上撑杆8,其下端部与底杆10的大致中部相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呈水平;
安装在座杆5的前端部两侧的一对前轮,以及安装在后脚杆6下端部的一对后轮;
安装在手推杆1与连杆2之间的整车锁定机构。
上述结构使得该儿童推车能够以如附图4、5所示的方式进行折叠,并且在折叠后,将脚踏4朝下方弯折,能大大减小了折叠后的体积,便于收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汽车玻璃工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悠荡的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