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9898.1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余明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 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散热模块,特别是有关于具有铜质材与铝质材组合而成的散热基座,再配合导热管及散热鳍片的散热结构简易组合,以有效达成最佳散热效果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装置的运作及处理速度愈加快速,为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及延长使用寿命,对于电子组件的散热处理愈发显得重要,且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各种因应不同应用场所电子组件的散热构造,乃相继被研发及改良上市。
如图1所示,即为已知之一种散热模块构造,该散热模块揭示有利用散热鳍片和热管达到散热作用的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100中,热管110是藉由一回焊制程而 贴接于座体120之一孔槽122中,进而使得热管110之传导部110a与座体120有良好之接合关系;此外,热管110之散热部110b系接组有一鳍片组130,其中,该鳍片组130同样是藉由回焊制程来与热管110连接,电子组件产生的热藉由座体、热管,再由鳍片组130散热,以提升散热模块100之散热效能。
惟此种样式的散热构造,由于其座体120仅系由单一之铜材构成,致使座体的重量不仅过重,影响整体电子产品重量,且相对造成成本过高等缺点。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进散热功效、减少散热模块重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及提升产能、且可方便组装的散热模块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散热模块,包括有:一基座、一散热件及至少一导热管;其中,该散热件系由复数的铝材质散热鳍片所构成,每一散热鳍片配合导热管的数量,至少开设有一开孔以供导热管之散热部接组,该基座系由铝质压铸件和铜底板制成,铝质压铸件上开设有一容置槽,以供铜底板套合于该容置槽,铝质压铸件和铜底板顶面则因应导热管的数量至少开设有一槽道,供导热管之传导部设置于其上,藉由基座的铜底板与热源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将热源产生的热透过散热基座经由导热管传达至散热件,再藉由散热件的复数散热鳍片,达到快速有效的散热功效,且降低散热模块的生产成本及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图1系为一种已知的散热模块。
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图俯视图。
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套合组装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图式组件符号:
散热模块、100,热管、110,座体、120,孔槽、122,热管端部、110a 110b,鳍片组、130,基座、10,铝质压铸件、11,铜底板、12,容置槽、13,槽道、14,散热件、20,散热鳍片、21,导热管、30,传导部、31,散热部、32。
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图4,系有关本创作的散热模块的组合图,其中包括有:一基座10、一散热件20及至少一导热管30;其中,该散热件20系由复数的铝质散热鳍片21所组成,每一散热鳍片21系配合导热管30的数量,至少开设有一开孔,以供至少一导热管30之散热部22穿入,导热管30的传导部31则与基座10之铝质压铸件11和铜底板12顶面所构型的槽道14相接合;前述之基座10系由铝质压铸件11和铜底板12制成,铝质压铸件11上开设有一容置槽13用以供铜底板11套合于该容置槽13以构成基座10,铝质压铸件11和铜底板12顶面因应导热管30的数量开设有至少一槽道14,供导热管30传导部21设置于其上,藉由基座10的铜底板11与热源贴合,即可将热源产生的热透过基座10经由导热管30传达至散热件20,再藉由散热件20的复数散热鳍片21,达到快速有效的散热功效。本创作可利用固定片螺丝螺合将导热管锁固于铝质压铸件螺孔,由于基座10系由铝质压铸件11和铜底板12制成,故可改善由单一铜质材质的散热块重量过重的缺点,并可降低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9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