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尘顺向出料开槽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8998.2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曹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臣明 |
主分类号: | B31B1/22 | 分类号: | B31B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余志军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尘顺 开槽 | ||
技术领域
一种制盒业用无尘顺向出料开槽机。
背景技术
开槽机是制盒业中普遍、经常使用的开槽设备。以前开槽机进料出料在同一方向,通常是上方进料,下方出料,虽然可以完成对纸板料的开槽加工,但因其出料与进料在同一方向,且是下方出料,故尔存在不方便投料人及操作人站立和操作的问题,不仅影响生产效率,甚至还存在事故隐患。
以前开槽机采用剃槽方式开槽,开槽时灰尘大,污染工作环境,不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半圆工作途径、基桶和传送带同时相向运动及切槽刀安装位置的设计,使其在不影响开槽功能基础上,实现正面低位进料,背面顺向出料,方便操作人员站立和操作,减少生产事故隐患和无尘开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传送辊、传送带、基础滚筒和开槽刀总成组成,传送辊一共设6只,第一只设在与基础滚筒中心等高的前方;第二只传送辊设置在第一支传送辊的后方,并略高于第一支传送辊;第三只传送辊设置在基础滚筒的下方,能与第二只传送辊直线相连,且传送带与基础滚筒能够保持安全工作距离处;第四只传送辊略低于第三只传送辊,设置在基础滚筒的前方,与第五只传送辊垂直直线连接;第六只传送辊设置在基础滚筒前方,与滚筒中心平行等高处,并与第五只传送辊处于平行位置;传送带不少于两条,经第一至第六传送辊的外侧绕至基础滚筒,并由第一传送辊与第六传送辊共同将传送带压紧在基础滚筒上,形成一闭环传送装置;
开槽刀总成前后两排设置在四、五辊之间,刃口探至距基筒工作距离处。
基础滚筒自身具有动力,与传送带同步相向运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人员站立在装置进料一侧,将待加工料由进料口送入,待加工料在传送带和基础滚筒的共同挤压下,沿基础滚筒表面转动前行,经切削刀具加工后,从与基础滚筒中心点等高设置的出料口,顺向由基础滚筒后侧送出。
由于开槽刀总成为前后两排设置,刀与刀之间可随意调整距离,克服了以前槽距受刀架结构影响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构思合理,结构简单、实用,很好地接解决了同向进出料不利操作人员站立,操作的弊端,同时减少生产安全隐患,更具有环保的优点,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第1传送辊,(2)第2传送辊,(3)第3传送辊,(4)第4传送辊,(5)第5传送辊,(6)第6传送辊,(7)传送带,(8)开槽刀具总成,(9)开槽刀具总成,(10)基础滚筒,(11)出料口,(12)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给出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基础滚筒10直径为2m,长3m;1-6传送辊直径80mm,长3m;传送带设置6条,每条宽30mm,厚5mm,间隔70mm;开槽刀具总成(8、9)分两徘前后设置在基础滚筒前下方,水平夹角下行30°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臣明,未经曹臣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8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波纹管表面蒸发空冷器
- 下一篇:软性电路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