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大长度大口径高压胶管的缠绕机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7612.6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传;徐锦诚;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市橡塑厂 |
主分类号: | B29C70/28 | 分类号: | B29C70/2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长度 口径 高压 胶管 缠绕 机头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机头,更详细地讲是用于生产大长度大口径高压胶管的缠绕机头。
二、背景技术:
在大口径高压胶管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芯棒上进行钢丝或钢丝绳缠绕。目前用于缠绕钢丝或钢丝绳的缠绕机头的几种设备式样,主要包括一个机头、尾座、缠绕锭子等,工作时由上述机头中的电机和减速箱,并通过交换齿轮的速比啮合来带动芯棒旋转,但机头和芯棒不能进行轴向往复移动,只能带动芯棒旋转,而由传动系统带动缠绕锭子进行轴向往复移动,以形成钢丝或钢丝绳的缠绕;需由人工操作来更换齿轮、调整齿轮速比,实现对螺距的调节,以达到按一定角度缠绕钢丝或钢丝绳的目的。
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1)只能用于生产长度≤19m和管径≤Φ102mm的高压胶管。
(2)在缠绕管径>Φ102mm的高压胶管时,由于需要增加钢丝或钢丝绳的根数,因而会出现缠绕张力增大,传动系统难以拖动缠绕锭子进行轴向往复移动的情况,造成无法正常工作,限制了大口径大长度高压胶管的生产。
(3)在缠绕长度>19m的高压胶管时,传动系统无法实现安装缠绕锭子的锭子车的轴向移动,因而也无法实现钢丝或钢丝绳的缠绕。
(4)由于齿轮传动存在着速比传动误差,降低钢丝或钢丝绳的缠绕精度,因而很难达到钢丝绳的缠绕角度要求,而且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着产品质量。由于缠绕角度存在误差,使各层缠绕角度不能实现角度平衡匹配,因此影响了各层钢丝绳强力的发挥,胶管在压力下使用时,很容易引起胶管的长度和外形变化,从而缩短胶管的使用寿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不足的用于生产大长度大口径高压胶管的缠绕机头,本实用新型能够生产大长度大口径的高压胶管,能够自动精确地完成钢丝绳在芯棒上的多层交叉缠绕并达到缠绕角度要求,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胶管的使用寿命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大长度大口径高压胶管的缠绕机头,其特征在于:该缠绕机头可以是1-2个,每个缠绕机头包括牵引机构和旋转机构;该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大平板车上的牵引电机和牵引减速箱、设置在牵引减速箱中齿轮轴两端的齿轮、设置在行走轨道上部的齿条,该牵引电机通过牵引减速箱与齿轮相连接,该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该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大平板车上的旋转电机和旋转减速箱、联轴器、设置在承拉柱上的万向节、第一个连接头、设置在托辊平板车上的芯棒;该旋转电机通过旋转减速箱与联轴器相连接,该联轴器通过万向节与第一个连接头相连接,第一个连接头设置在位于小平板车上的支撑座上;该大平板车、小平板车以及托辊平板车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轴相连接,在大平板车、小平板车以及托辊平板车的底部分别通过行走轮轴设有行走轮,该行走轮可在支腿上设有的行走轨道内往复移动。
所述的缠绕机头是一个,即第一个缠绕机头,该第一个缠绕机头中的第一个连接头与芯棒的一端相连接;该芯棒由位于托辊平板车上的多对托辊托住。
所述的缠绕机头是两个,即第一个缠绕机头、第二个缠绕机头,第一个缠绕机头中的第一个连接头与芯棒的一端相连接,该芯棒的另一端与第二个缠绕机头中的第二个连接头相连接,该芯棒由位于托辊平板车上的多对托辊托住。
所述的缠绕机头中还设有微机控制装置,该微机控制装置设置在大平板车上,其为PLC单板控制机,通过导线可与缠绕机头中的旋转机构和牵引机构相连接。
所述的芯棒的长度为38m-67m,管径为Φ102mm-Φ305mm。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带有微机控制装置,在微机控制下,缠绕机头能自动带动芯棒旋转,同时又共同进行轴向往复移动;在缠绕锭子不动的情况下,能够自动精确完成钢丝或钢丝绳在芯棒上的多层交叉缠绕并达到缠绕角度要求;对于不同规格的产品只需要在微机控制装置中更改行程参数即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容易,传动准确,胶管的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可提高20%以上,产品合格率为100%。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生产常用的高压胶管,而且还可以生产长度达到36m-65m、管径达到Φ305mm的高精度高压胶管,并且适合胶管角度设计的任意变化。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缠绕单机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市橡塑厂,未经莱州市橡塑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