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擦纺纱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6999.3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3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聂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坤明 |
主分类号: | D01H4/16 | 分类号: | D01H4/16;D01H4/32;D01H4/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 平 |
地址: | 2241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纺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纺纱机,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摩擦纺纱机一般都由喂入机构、分梳输送机构、凝聚加捻部分和卷绕部分构成,其各部分通过微型异步电机传送,它还包括吸风、送风系统,该种摩擦纺纱机具有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纺纱效果不好和制造成本昂贵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纺纱效果好的摩擦纺纱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擦纺纱机,它包括喂入机构、牵引装置、分梳机构、摩擦加捻机构和卷绕机构构成,喂入机构由喇叭口构成,牵引装置由成对的罗拉构成,分梳机构由分梳辊与成对的尘笼构成,摩擦加捻机构亦由尘笼构成,其特征是在安装尘笼的安装支架上开有方孔,该孔通过方经圆接头连通到主风管道内,在分梳辊的前方设有挡板,尘笼的前端接皮带盘,尘笼的内胆后端接尘笼管,尘笼管连通到主风道,主风道为负压吸气通道。
所述分梳辊转轴处侧面板上的圆孔是由两块板拼合后形成,其拼合分割线位于圆孔的水平中心线上或位于圆孔的水平中心线以下。
所述分梳辊转轴后上方的墙板上设有一段取灰槽。
所述分梳辊的上下方设有护盖,护盖前方设有挡板,挡板包括大挡板和小档板,大挡板位于小档板前方。
所述成对的尘笼各对均为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尘笼的尾端设有轴承,其上连接有尘笼管。
本用实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操作均很方便,纺纱的效果好,节能环保,可广泛运用于各种纺纱厂,并适合于制造各种类型的纱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尘笼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喂入机构、牵引装置、分梳机构、摩擦加捻机构和卷绕机构等几部分组成。喂入机构由喇叭口1构成,牵引装置由成对的罗拉2构成,分梳机构由分梳辊3与成对的尘笼4构成,摩擦加捻机构亦由尘笼4构成。所述分梳辊3转轴处侧面板上的圆孔是由两块板拼合后形成,其拼合分割线位于圆孔的水平中心线上或位于圆孔的水平中心线以下,这样当需要维修时,只需要打开圆孔上方的墙板即或完成分梳辊3的取出维修,不需要打开整个机器。所述分梳辊3转轴后上方的墙板上设有一段取灰槽6,当分梳辊3转轴有残物卡住其两端头的时侯,可以通过取灰槽6将残物取出,无需打开机器的墙板和顶盖。在分梳辊3的上下方设有护盖9,护盖9前方设有挡板,挡板包括大挡板7和小档板8,大挡板7位于小档板8前方,以防止纱绒飞出。在墙板两侧还设有小挡块,这样可使经过加捻区的纱不散,提高纱面的密度,减少纱绒的飞扬,从分梳辊3下来的纱纤维更集中。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尘笼4的前端接皮带盘,其尾端设有轴承10,其上连接有尘笼管5,尘笼管5连通到主风道,主风道为负压吸气通道。尘笼4尾端的轴承10增加成笼4运行时的稳定性,可大大提高尘笼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尘笼4成对且各对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尘笼4上的吸风口可分体组装,因此可自由调节尘笼4之间的间距,并根据产品的需要可自由调节吸风口的角度。
如图3所示,在安装尘笼4的安装支架底部开有方孔11,该孔通过方经圆接头连接吸尘管,吸尘管连通到主风管道内,用于吸附安装支架内尘笼未吸清的悬浮杂物。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坤明,未经聂坤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6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电传感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转杯纺纱机用单锭喂给罗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