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楔式单闸板闸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903.X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9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勇;余乐琴;王飞;李勇辉;田申凤;王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屯溪高压阀门有限公司;黄山永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 | 分类号: | F16K3/12;F16K41/02;F16K31/6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5000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楔式单 闸板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楔式单闸板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是一种常见的阀门,一般包括阀体、阀盖、阀座、阀杆和启闭件(闸板)等,启闭件(闸板)沿通路中心线的垂直方向移动而实现启闭的功能,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被输送介质的流动作用。阀门在全开时整个流道直通,此时介质运行的压力损失最小。闸阀通常适用于不需要经常启闭,而且保持闸板全开或全闭的工况。根据密封元件的形式,常常把闸阀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楔式闸阀、平行式闸阀、平行双闸板闸阀、楔式双闸板闸等。最常用的形式是楔式闸阀和平行式闸阀。其中楔式闸阀的启闭件(闸板)制造简单,通用性强。但是,当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阀体的介质(液体或气体)的压力较大,在填料箱与阀体、阀盖及阀杆之间会出现随压力升高而介质泄漏增大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自压紧密封结构的楔式单闸板闸阀,其目的是实现这种闸阀在高压下的自紧密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楔式单闸板闸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座、阀杆和闸板,阀盖与阀体螺旋配合并旋紧,在阀盖与阀杆之间,设填料箱,所述的填料箱朝向闸板的一端,伸出阀盖,并形成一个端部直径大于其与阀盖配合段的直径的倒锥度,在由所述的填料箱上的倒锥度的锥面、阀体的内孔及阀盖朝向阀内的端面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隙内,设与空隙形状相应的密封环。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所述的密封环的内孔面为与填料箱上的倒锥度形成锥面配合的内锥孔。
所述的密封环为具有弹性和韧性的金属材料。
当所述的填料箱处于与密封环锥度配合并锁紧状态时,所述的填料箱的锥度大端面与阀体之间有一个间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液体介质本身的压力来达到密封的目的,压力愈大,产生的密封力也愈大,密封也愈可靠,使其成为高压自紧式的密封闸阀。在高压下的温度与压力有波动时,密封性能良好,密封可靠,与强制密封相比,不需要很大的螺栓预紧力,中法兰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本说明书附图中采用统一的标记,分别为:
1、阀体;2、阀座;3、闸板;4、阀杆;5、填料箱;6、密封环;7、阀盖;8、锁紧螺母;9、阀杆螺母;10、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楔式单闸板闸阀,包括阀体1、阀盖7、阀座2、阀杆4和闸板3,阀盖7与阀体1螺旋配合并旋紧,然后点焊固定连接。阀座2采用涨接固定在阀体1上。阀杆4伸出朝外的端部,设阀杆螺母9,与阀杆4螺旋紧固连接并采用端阶梯形限位。将手轮10套在阀杆螺母9上,用螺母紧固,同样采用端面阶梯形限位。与阀盖7活动连接的阀杆4与闸板3之间采用梯形头连接。在阀盖7与阀杆4之间,设填料箱5。由锁紧螺母8将填料箱5压紧在阀盖7的大头上。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在高压下的自紧密封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填料箱5朝向闸板3的一端,伸出阀盖7,并形成一个端部直径大于其与阀盖7配合段的直径的倒锥度,在由所述的填料箱5上的倒锥度的锥面、阀体1的内孔及阀盖7朝向阀内的端面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隙内,设与空隙形状相应的密封环6。密封环6套在填料箱5上,与阀盖7活动连接。
以上所述的密封环6的内孔面为与填料箱5上的倒锥度形成锥面配合的内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屯溪高压阀门有限公司;黄山永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屯溪高压阀门有限公司;黄山永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