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直流磁控溅镀ITO之厚玻璃防裂保温塔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3960.6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谭逢桃;章旭;黄邦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阳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245 | 分类号: | C03C17/2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 |
地址: | 361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直流 磁控溅镀 ito 玻璃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直流磁控溅镀ITO之厚玻璃的加工技术,尤其与厚玻璃的防裂保温塔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高温直流磁控溅镀ITO(氧化铟锡)工艺,是一种利用300~380℃高温条件下溅镀ITO薄膜到基材上的工艺。当基材为厚玻璃(厚度大于3mm)时,厚玻璃存储热量大,造成此玻璃出真空腔体后,厚玻璃表面温度仍然在150℃以上,在无尘室环境温度22℃环境下,玻璃受剧烈温差而极易破裂,裂片率高于50%,成品率低下。因此,该工艺确实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直流磁控溅镀ITO之厚玻璃防裂保温塔,以改善高温直流磁控溅镀ITO工艺厚玻璃裂片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高温直流磁控溅镀ITO之厚玻璃防裂保温塔,设置在真空腔体的出口段,由铝型材框架、不锈钢外板、有机玻璃内板和保温石棉内衬组成,铝型材框架的前、后两面之间形成供厚玻璃进入保温的隔离空间,铝型材框架的左、右两面为供厚玻璃进、出隔离空间的进口和出口,铝型材框架的前、后两面上都嵌置有不锈钢外板和有机玻璃内板,前、后两面的有机玻璃内板都分为顶部、中部和底部,且底部的厚度大于中部的厚度,中部的厚度大于顶部的厚度,底部的内侧还增加保温石棉内衬。
所述有机玻璃内板的底部与保温石棉内衬之间保留间隙,间隙大小为5毫米(mm)。
所述铝型材框架的前、后两面上仅在有机玻璃内板的底部外侧嵌置有不锈钢外板,即对应有机玻璃内板的顶部和中部形成用于观察厚玻璃的观察窗。
所述有机玻璃内板的顶部厚度为5mm,中部厚度为8mm,底部厚度为10mm,保温石棉内衬的厚度为10mm,铝型材框架的型材截面为40mm×40mm,不锈钢外板厚度为1m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因为设置在真空腔体的出口段,当载有厚玻璃的台车从真空腔体出来后,停留在保温塔内缓冲2-3分钟,可以调节厚玻璃热温差,防止玻璃受剧烈温差而造成玻璃破裂,大大降低裂片率,提高成品率,从而改善高温直流磁控溅镀ITO工艺厚玻璃裂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较佳实施例及使用示意。
此高温直流磁控溅镀ITO之厚玻璃防裂保温塔,是设置在真空腔体的出口段,由铝型材框架1、不锈钢外板2、有机玻璃内板3和保温石棉内衬4组成。
其中,铝型材框架1是由铝型材连接固定而成,且型材截面选择40mm×40mm为最佳。铝型材框架1的前、后两面之间形成供厚玻璃进入保温的隔离空间11。铝型材框架1的左、右两面为供厚玻璃进、出隔离空间11的进口12和出口13。
有机玻璃内板3嵌置在铝型材框架1的前、后两面上。前、后两面的有机玻璃内板3都分为顶部31、中部32和底部33,且底部33的厚度大于中部32的厚度,中部32的厚度大于顶部31的厚度。有机玻璃内板3的厚度具体可以设计为顶部5mm,中部8mm,底部10mm。
不锈钢外板2也嵌置在铝型材框架1的前、后两面上。为了便于观察厚玻璃的变化,此实施例仅在有机玻璃内板3的底部33外侧嵌置有不锈钢外板2,而在对应有机玻璃内板3的顶部31和中部32形成用于观察厚玻璃的观察窗21。不锈钢外板2的厚度具体可以设计为1mm。
保温石棉内衬4增设在有机玻璃内板3底部33的内侧。保温石棉内衬4与有机玻璃内板3的底部33之间最好保留5mm间隙。保温石棉内衬4的厚度具体可以设计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原理:
1)从前到后,自封式形成隔离空间11:载有厚玻璃的台车进入保温塔后,台车前、后柱起到闭门作用,防止外界环境对厚玻璃从行进方向的剧烈热冲击。同时,由于不完全密封,厚玻璃热量可缓慢向外释放,以达到逐步降温目的。
2)从上到下,三段式保温设计:底部33用厚度为10mm有机玻璃且内侧贴附10mm保温石棉内衬4,确保保温石棉与厚玻璃距离约5mm,达到底部热量最大限度保留,实现底部玻璃热量减少最小;中部32用8mm有机玻璃,隔离外界环境对厚玻璃的侧面方向剧烈热冲击,通过底部玻璃起到类似底部保温石棉之作用;顶部31采用5mm有机玻璃,隔离外界环境对厚玻璃的侧面方向剧烈热冲击,通过中部和底部玻璃起到类似底部保温石棉之作用,同时,多于热量缓慢透过较薄的5mm有机玻璃向外释放。
试验证明,未采用本实用新型改善前:投入3.2mm厚玻璃100片,裂片55片,裂片率55%,采用本实用新型改善后:投入3.2mm厚玻璃100片,裂片2片,裂片率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阳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阳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粒机张紧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变速器的换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