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2401.3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0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明建 |
主分类号: | G05D23/01 | 分类号: | G05D23/01;G05D23/19;G05D23/185;F25B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恒温控制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半导体致冷器进行温度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习知热交换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此热交换控制装置9运作方式是透过在一外体91内设置一水箱(图略),而此水箱是利用马达电源开关93来控制一抽水马达(图略)运转,使水箱的水可经由水管94循环流通于软性垫材95、回转式热交换器92及水箱之间。
而此软性垫材95可供置放在一座椅96上,以供使用者乘坐在此软性垫材95上,而由于软性垫材95供使用者坐久之后将产生热源,此时回转式热交换器92可对流经软性垫材95中的液体提供热交换,以使得软性垫材95的温度可以被有效降低。
但对于前述的热交换控制装置9而言,其虽然可以透过液体循环的热交换方式,来对软性垫材95产生的热源降温,但软性垫材95本身所产生的热源是受外在因素影像,此热源是无法被控制的,因此若要对软性垫材95控制在使用者想要的恒温温度,对于前述的热交换控制装置9而言并无法被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控制装置,利用半导体致冷器来实施恒温控制,同时配合一温度侦测器的温度侦测结果,进而来对半导体致冷器做控制,以使有需求恒温的作用部可被控制在恒温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提供一种恒温控制装置,适用于控制一恒温需求部的温度,恒温控制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致冷器、一水循环恒温单元、一散热单元及一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于半导体致冷器、水循环恒温单元及散热单元,控制单元并用来控制半导体致冷器、水循环恒温单元及散热单元的运作。半导体致冷器具有一第一接触面及一第二接触面。水循环恒温单元设置于该第一接触面,且水循环恒温单元具有循环式的一第一液体流通管路,此第一液体流通管路流经该第一接触面及该恒温需求部。散热单元是设置于第二接触面来提供散热。而控制单元主要根据一温度量测值来控制半导体致冷器的电源供应,进而控制该第一接触面的温度来与该第一液体流通管路进行热交换,以使得恒温需求部的温度保持在恒温。
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案中,水循环恒温单元包括:一第一液体热交换器、一第一抽水泵及一第一水箱。其中第一液体热交换器贴设于第一接触面,第一抽水泵电性连接于控制单元,且第一液体流通管路连通于第一液体热交换器、第一抽水泵与第一水箱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案中,散热单元包括:一第二液体热交换器、一第二抽水泵、一散热水箱、一散热风扇、一第二水箱及一第二液体流通管路。其中第二液体热交换器贴设于第二接触面;第二抽水泵电性连接于控制单元;散热风扇设置于该散热水箱一侧;且第二液体流通管路连通于第二液体热交换器、第二抽水泵、散热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
藉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控制装置,可藉由控制单元来控制半导体致冷器的第一接触面为冷侧或热侧,以使得第一液体热交换器可以与第一接触面取得热平衡,进而透过第一液体流通管路的液体传导,使得恒温需求部可以被控制在恒温状态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热交换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接线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恒温流程图;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控制单元
10微处理器 11温度侦测电路
12风扇驱动电路 13温度驱动电路
14警报电路 15显示电路
16遥控接收电路 17遥控发射电路
18电源转换电路
21、22、23、24、25传输线
3半导体致冷器
31第一接触面 32第二接触面
4温度侦测器
5、5a水循环恒温单元
51第一液体流通管路 52第一水箱
53第一抽水泵 54第一液体热交换器
541第一入口 542第一迂回流道
543隔板 544第一出口
55、56传导部 561传导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明建,未经林明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2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离开工作面去抖动功能的鼠标
- 下一篇:间断性工作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