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抛光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0783.6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22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玖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玖泽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25107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够上蜡抛光,又能够上油抛光的便携式抛光机,属抛光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1190298C、名称“一种便携式抛光机”,该抛光机涉及小型异形机械零部件抛光加工,它包括机架、挡板、罩盖、行星轮系、小料桶等,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系采用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架上,且位置与机架工作面平行,在行星轮端盘上垂直其端面固装有对称于其中心的两个支架,支架上开有滑槽;还包括由2-8个所述的小料桶组成的小料桶组;小料桶组侧壁对称位置上设计有可配装在所述滑槽内的支轴,支轴套有螺纹,并配装固定螺母。其不足之处:只能抛光,不能上蜡、上油,不适用于汽车表面、地板的打蜡、抛光。
CN101239451A、“一种改良的抛光机”,该改良的抛光机,包括一个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抛光带,所述工作台的下部铰接在机架上,所述的工作台与机架之间设有能防止工作台绕其铰接处摆动的定位机构。其不足之处;只能抛光,不能上蜡、上油,不适用于汽车表面、地板的打蜡、抛光。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既能够上蜡或上油,又能够抛光的便携式抛光机。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1、电机驱动轴设计为空芯轴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是电机轴,可以用于驱动抛光盘转动,同时又是导料管,能够确保储料筒中的蜡或油通过空芯轴输送到抛光盘的抛光面,从而实而打蜡、上油、抛光的目的。2、储料筒出口与空芯电机之间采用旋转接头连通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能够使储料筒内的油进入电机的空芯轴内,又不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方案1:便携式抛光机,它包括抛光盘及电机,电机轴为空芯轴且电机轴一端与抛光盘中的料孔连通、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储料筒的物料出口连通。
技术方案2:便携式抛光机,它包括抛光盘及电机,电机轴通过伞形齿轮组驱动抛光盘转动,抛光盘中的轴为空芯轴且通过旋转接头与储料筒的物料出口连通。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既具有打蜡、上油的功能,又具有抛光的功能;二是体积较小,方便携带,随取随用,便于操作;三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携式抛光机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便携式抛光机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便携式抛光机,它包括抛光盘1及电机2,电机2位于壳体6内,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电机2轴3为空芯轴且电机轴3一端与抛光盘1中的料孔连通,抛光盘1中的料孔与抛光面相通,电机轴3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4上与储料筒5的物料出口连通,抛光盘1抛光面为柔性面,一般为毛面。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电机2通过变速器驱动抛光盘1转动。
实施例3:参照附图2。便携式抛光机,它包括抛光盘1及电机2,电机2位于机壳5内。电机轴6通过伞形齿轮组7驱动抛光盘1转动,抛光盘1中的轴8为空芯轴且通过旋转接头4与储料筒5的物料出口连通,抛光盘1中空芯轴出孔与抛光盘中的料孔相通,料孔与抛光面相通。储料筒5内置有挤压活塞14且与挤压手柄16相配合,该挤压活塞14可以是各式各样结构,如市场上销售的用于打玻璃胶的枪,也可以是附图2所示的结构,图中电机壳体一侧设有活塞腔15,挤压活塞14设计为双活塞结构,其中一活塞用于挤压储料筒内的料,另一活塞能过压簧13位于活塞腔15内,目的与储料筒内的活塞形成匹配。为了便于撑控挤压活塞的力,在电机壳一侧设有手握槽17,目的是与手柄16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
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电机2通过变速器驱动伞形齿轮组7转动,伞形齿轮组7驱动抛光盘1转动。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过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玖泽,未经陈玖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0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