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雾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0671.0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489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根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根树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雾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气-液离心分离技术领域。涉及除雾、脱湿。
二、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是化工类行业重要的生产工艺环节。长期以来,丝网、栅板、旋风除雾器是主要的除雾设备。丝网、栅板等只能除去粒径大于50微米的液珠,旋风器只能除去粒径大于15微米的液珠,除雾器效率低的问题由来已久,工艺过程中化工产品的流失很大,由此带来的环保问题也颇为突出。旋风器的安装高度过大,丝网、栅板占据空间更大。
高效率、大流量、占据空间小,特别是方便在风机前安装的除雾设备一直是个空白。
三、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提出一种高效、低阻力、占据空间小、强离心的除雾机。
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除雾机,用于气-液分离或脱湿。其特征在于:
1)它包含一套由电机、轴承箱、竖轴组成的利用皮带传动或联轴器直接传动的驱动装置2、一组针轮8、一个衔接板3、一个壳体上组构、一个壳体下组构。壳体上组构与壳体下组构上分别包含有与竖轴同轴的轴对称构件。它具有一个进气口、一个出气口、一个排泄口。进气口在壳体上组构上部,呈偏心切向进入形状。出气口在壳体下组构中部,也呈偏心切向引出形状。排泄口位于壳体下组构底部。
2)针轮8由U字形线状针苗呈辐射状均匀密集排列分层迭置组合在轮毂上而成,针轮8固定在竖轴下端。针轮8旋转方向与进气方向协调。
3)衔接板3为同心圆环形平板,内圈、外圈边缘均有孔。轴承箱上部主体伸入壳体上组构内部,向外伸出有孔的台阶。衔接板3连接轴承箱和壳体上组构。
4)壳体上组构为组焊件,它包含一个蜗形平顶盖4、一组进口法兰1、一个围板6、一个下蜗环10、一个外壳筒11。顶盖4上开有直径大于针轮8直径的内圆,内圆边有与衔接板3对应的螺栓孔。顶盖4内圆中心偏心靠近进口一侧,进口中心线偏心。下蜗环10上开直径大于针轮8直径的内圆,与顶盖4平行且外周同形。围板6等宽,夹在顶盖4与下蜗环10中间,共同组成一个大蜗壳。蜗壳口上连接进口法兰1。外壳筒11为锥形或圆柱形,上口与下蜗环10的内圆连接。顶盖4内圆、下蜗壳内圆、外壳筒11三者同轴。
5)在驱动装置2为皮带传动的情况下,壳体上组构围板6上焊接有固定电机的支座5。在驱动装置2为直接传动的情况下,轴承箱上连接有固定电机的支座5。
6)壳体下组构也为组焊件。它的上部有外锥筒9、内锥筒12、或心锥台21,三个锥依次由外及内排开,相套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锥角同向,均与竖轴同轴。外锥筒9顶面高度包裹针轮8。内锥筒12顶面高度低于针轮8,口面直径与针轮8相当,截面积大于排气口。心锥台21最大直径小于300mm。
壳体下组构的下部有花板14、小蜗壳15、集液斗16、出气口法兰18、排泄法兰17、或芯筒13。花板14中心开与进口截面积相当的内圆,该圆外留边缘成环,环上连内锥筒12,筒腔下连通小蜗壳15。内圆外一定间距上同心间歇开有外圆环,外圆环边缘上连外锥筒9。外锥筒9与内锥筒12两者之间所夹腔与下方集液斗16连通。花板14内、外圆环之间有筋相连。芯筒13与心锥台21同轴下上连为一体,封闭固定在小蜗壳15的底板上。集液斗16上部为锥形或圆柱形,与竖轴同轴。集液斗16包裹小蜗壳15并与其相贯,最底端接排泄法兰17。小蜗壳15呈切向引出,引出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协调,连接出气口法兰18。小蜗壳15的上蜗板或者为独立平板,或者与花板14合成一体。集液斗16上端连花板14下端连接排泄法兰17。
外锥筒9上缘内或者还连接一个圆环凸缘7。外锥筒9在低于进气口的高度上环周开有直径小于50mm的孔。
7)壳体上组构与壳体下组构或者为焊接连接,或者在壳体上组构外壳筒11下部加法兰,同时壳体下组构的花板14外延出与之相配孔的法兰,加密封垫连接。
8)在气流中混合有颗粒物或系统负压运行的情况下,除雾机含有至少一个溢流口,溢流口接U形溢流管19。溢流口或者位于壳体上组构的外壳筒11上,或者位于壳体下组构的花板14连通外壳筒11与外锥筒9之间间隙的位置上,或者位于壳体下组构的排泄口上方。
9)在气流中混合有颗粒物的情况下,位于壳体上组构的外壳筒11上或者位于壳体下组构的花板14上连通外壳筒11与外锥筒9之间间隙的位置上开有初次卸料口20。集液斗16上口或者包含初次卸料口20,或者初次卸料口20留在集液斗16上口之外,另外连接堵头,或者初次溢流管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根树,未经高根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0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动式太阳能采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射流风机外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