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通讯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8954.1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柯东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00 | 分类号: | H01P1/00;H01P1/30;H05K5/0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张向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通讯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装置的防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包覆式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设置于户外的通讯元件会面临到不同气候条件的挑战,而其中以水的影响尤为剧烈。因此,户外通讯元件的设计中,以防水设计最为重要。
一般通讯元件由多个组件组合而成,其中这些组件间形成的接合缝成为通讯元件所处环境中的水气进入该通讯元件内部的主要通道,因此通讯元件防水效果的优劣与这些接合缝防水方法有关。
图1为一现有技术的防水结构示意图。通讯元件100由上组件102和下组件104所组合而成,其中上组件102和下组件104间形成一接合缝106。接合缝106中设置一O形环(O-ring)108,并以螺栓110将上组件102和下组件104锁紧使O形环108变形,由此达到防水的目的。然而,O形环108为一固态物质,无法将与其接触的粗糙表面完全填补,因此不能完全防止水气进入。此外,O形环108也有长期使用时发生老化的问题,而这对防水而言也是一隐忧。
图2为另一现有技术的防水结构示意图。于此现有技术中,上组件102和下组件104所形成的接合缝106间以黏胶202予以密封,以达到防水的效果。虽黏胶202的使用可使接合缝106形成的粗糙表面获得充分的填补,但是黏胶202不具长期耐候能力且易因紫外线发生老化等不利因素影响,故此种设计仍不足以提供完全的防水功效。
综上所述,关于设置于户外的通讯元件,业界至今仍无法提供具有完全防水功效的设计,且由于长期受到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再加上紫外线照射等不利影响,也使得在防水设计中材料的使用上造成一大困难。故对于设置于户外的通讯元件而言,仍待一种具有完全防水功效及不受天候及环境影响的防水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完全防水功效的防水通讯元件,其将通讯元件中具有电磁波传导特性的部分,利用被包覆的方式来阻断外界水气进入该通讯元件的内部,由此达到完全防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完全防止包覆件形成时侵入内部被的防水通讯元件,其于接缝介面设置一形状互补的嵌合部,以阻断包覆件未成型的可流动材料入侵。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防水通讯元件,其包含一芯部及一外部件。该芯部为一具有至少一接合缝的组合件,而其用于电磁波传导;该外部件用于包覆该芯部,由此阻断环境水气通过该接合缝而侵入内部。该组合件于该接合缝处分别具有形状互补的嵌合部,通过该嵌合部可以进一步阻止形成该外部件的未固化材料侵入内部。
本实用新型揭示另一种防水通讯元件,其包含一芯部及一如前述的外部件。该芯部为一具有至少一接合缝的组合件,其中该芯部的内部表面具有一导波结构(高度落差结构)。该外部件包覆该芯部,由此阻断环境水气通过该接合缝通连至该芯部中。该组合件于该接合缝处分别具有形状互补的嵌合部,通过该嵌合部可以进一步阻止形成该外部件的未固化材料侵入内部。
本实用新型揭示另一种防水通讯元件,其包含一导波件及一外部件。该导波件具有至少一接合缝;该外部件以铸造包覆的方式包覆该芯部,用以阻断环境水气通过该接合缝通连至该导波件的内部。该导波件于该接合缝处分别具有形状互补的嵌合部,通过该嵌合部可以进一步阻止形成该外部件的未固化材料侵入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实现一种具有完全防水功效及不受天候及环境影响的防水设计,并且可以阻止包覆件未成型时形成该外部件的未固化材料侵入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现有技术的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现有技术的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通讯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通讯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通讯元件的分解示意图;及
图7A及7B为本实用新型嵌合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100a通讯元件 102上组件
104下组件 106接合缝
108O形环 110螺栓
202黏胶
300通讯装置 302、302a通讯元件
402芯部
402a、402c第一部件 402b、402d第二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