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梳的干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8575.2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6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芳;陈鸿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芳;陈鸿灿 |
主分类号: | A47K10/48 | 分类号: | A47K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杰 |
地址: | 3627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干燥人体的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具有气梳的干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气体吹干身体的干身装置中,吹送至人体的干、热气体通常是从干身装置侧壁上设置若干出风口中吹出,出风位置固定,而在干身过程中,人体不同位置的干燥速度有所不同,如毛发、腋窝处的速度较慢,从而延长了整个干身过程。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吹风机吹干头发,但是普通的吹风机的电热丝通常设置于出风口末端并且需要直接与电源连接以提供动力,这就造成现有的吹风设备为了避免漏电、保证使用的安全,均不能用于湿度过大的环境中,因此无法用于干身装置中。台湾专利文献TW592656公开了一种干身装置,包括鼓风装置、气体干燥装置、气体输送管路以及干身室,其中该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根干发吹风管将干燥后的气体输送至干身室中,所述干发吹风管末端为干发出风口。使用者可以手持干发吹风口专门吹干头发或身体,使其快速干燥。但该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干发吹风口端口仅为干发吹风管道的末端,即气体从管道中直接吹出至人体。而气体通过出风口吹出时,通常沿出口轴心吹出的气体流速较大,而沿出口边缘吹出的气体由于受到边缘摩擦阻力等因素的影响,气体流速通常较小,因此当出风吹口中心较大风力的气体集中吹至人体表面时,会造成较明显的不适感。此外,由于出风口处风力较大的位置集中于管道中心,因此从干发吹风口中吹出的气流实际干燥面积非常有限,使用者需要不断改变姿势以吹干头发的不同位置,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干身装置中的气梳中吹出气体的风力大小不均、吹干面积有限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出风嘴各部分出风风力大小均匀、吹干面积较大的气梳的干身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带有气梳的干身装置,主要包括至少具有一个侧壁的干身室、设置于所述干身室外部的干燥气体送气气源、设置于所述干身室内部侧壁上的气梳、以及与所述气梳末端连接的气梳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独立地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气梳出风嘴由数个子喷嘴构成,每个所述子喷嘴的末端与所述送风管连接。
通过一个拱形连接面使构成所述出风嘴的所有所述子喷嘴的送风截面积之和基本等于与所述气梳送风管的送风截面积。
每个所述子喷嘴末端与一个送风支管连接,所述送风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梳送风管连接。
构成所出风嘴的数个子喷嘴排列成多边形或圆形。
所述出风嘴为四边形时,所述数个子喷嘴按矩形阵列布置。
所述气梳的一端为扁平状喷嘴,另一端为与所述送风管末端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扁平状喷嘴与连接部之间为平滑过渡的形状;所述气梳内在送风方向上的各个过风截面积基本相等;在所述气梳内被数个隔板隔开,所述隔板将所述气梳内分为等过风面积的几个子喷嘴。
所述气梳送风管的直径为5-6cm,所述出风嘴由3-20个所述子喷嘴构成。
所述气梳送风管处于干身室外部的管路外侧设有加热装置。
所述气梳中吹出气体的流速为10-20米/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在干身装置中设置手持的可用于吹干头发或局部身体的气梳,气梳出风嘴处设置多个子喷嘴,气梳送风管中的气体均匀的分流至各个子喷嘴中,因此保证气梳出风嘴处各个部位的气体流速大小均一,一方面可以提高气体干燥人体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气梳处在同一位置时,即使用者保持气梳出风嘴位置不变时,气体仍具有较大的吹风面积,避免使用者为了吹干较小面积时仍需不停换动气梳出风嘴位置,使得干燥过程更加轻松。
此外,由于气体输送管路直径变化时会造成减小气体流速,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一个拱形连接面使构成一个所述吹风口的所有所述子喷嘴的送风截面积之和基本等于与所述气梳送风管的送风截面积,最大限度的减小管路直径变化对气体流速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气梳的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首先对附图进行简要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干身装置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气梳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气梳的送气支管与气梳送气管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气梳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芳;陈鸿灿,未经郑文芳;陈鸿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阻加热炉一区多组控制系统
- 下一篇:红外节电开关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