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光电输出型光电倍增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8372.3 | 申请日: | 200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榕晴 |
主分类号: | H01J43/04 | 分类号: | H01J4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光电 输出 光电倍增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倍增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以实现良好测量性能的同轴光电输出型光电倍增管。
背景技术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简称PMT,是灵敏度极高,响应速度极快的光探测器。其广泛应用于光子计数、极微弱光探测、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研究、极低能量射线探测、分光光度计、旋光仪、色度计、照度计、尘埃计、浊度计、光密度计、热释光量仪、辐射量热计、扫描电镜、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中。光电倍增管由光电发射阴极(光阴极)和聚焦电极、电子倍增极及电子收集极(阳极)等组成。其主要工作过程如下:当光照射到光阴极时,光阴极向真空中激发出光电子。这些光电子按聚焦极电场进入倍增系统,并通过进一步的二次发射得到的倍增放大。然后把放大后的电子用阳极收集作为信号输出。因为采用了二次发射倍增系统,所以光电倍增管在探测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的辐射能量的光电探测器中,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噪声。另外,光电倍增管还具有响应快速、成本低、阴极面积大等优点。
目前国内生产的光电倍增管产品,其阳极信号输出部分均采用单根引线输出信号。这样的输出电极引线,对于测量快信号,往往发生信号失真或不能测试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ns的脉冲信号,从而不能取得满意的测试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测量信号失真,脉冲上升时间参数较小的同轴光电输出型光电倍增管,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同轴光电输出型光电倍增管,包括一封闭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真空容器的一端设置输出电极引线,所述输出电极引线为同轴输出接口。
具体的讲,所述输出电极引线为同轴匹配输出端子。
所述同轴匹配输出端子与所述封闭容器间封装设置。
所述输出电极阴线封接同轴输出座,该同轴输出座包括SMA输出引线座。
所述SMA输出引线座与所述封闭容器间封装设置。
所述光电倍增管为端窗型光电倍增管或侧窗型光电倍增管。
封闭容器的一端分布设置有引线接脚。
该同轴光电输出型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电极引线采用同轴输出接口,可以与同轴传输电缆实现良好对接,使传输波形不会失真,同时使光电倍增管的输出脉冲能量被完全接收,消除了公知现有光电倍增管信号失真和响应迟缓的问题,可将光电倍增管的脉冲上升时间参数由ns级提高到小于1ns,并可达到0.7ns级别。同轴输出接口可采用常规与传输电缆配合的多种同轴输出接口,如同轴匹配输出端子、SMA输出引线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同轴光电输出型光电倍增管能够有效避免在脉冲上升时间参数较小时,测量信号失真、响应不够迅速的问题。使光电倍增管德的脉冲上升时间参数由ns级提高到小于1ns,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同轴光电输出型光电倍增管为端窗型光电倍增管。其包括一封闭真空容器11,封闭容器的一端分布设置有引线接脚12,并设置输出电极引线,输出电极引线为同轴匹配输出端子13类型的同轴输出接口,规格为50欧姆。该同轴匹配输出端子13与封闭容器11间封装设置。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封闭容器21的一端分布设置有引线接脚22,并设置输出电极引线,该电极引线为SMA输出引线座23类型的同轴输出接口,SMA输出引线座23与所述封闭容器21间封装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榕晴,未经孙榕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