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7863.6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孟宁;刘志雄;戴建国;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设计合理、经济实用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的能源,在当今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日趋严重的威胁,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一直是人类不懈努力追求的日标。
现有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热利用中最常见的能量采集与转换器,用于吸收来自各个方向的入射的直射光与散射光,将光能转为热能输出,最常见的应用是与储水箱等组成太阳能热水器。要采热多,除了改进集热管的吸热效率外,增加集热管的数量也是一个好的方法,通过增加导热介质流量来提高采热效率,在目前集热管的系热效率并没多大改进的时候,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都是通过增多集热管数量来增加采热,但为了不令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体积过大,容易安装,一般都增加不了多少集热管,所以,其采热量并不能增加多少,且传统的设计令集热管的背面并不能采热,太阳能利用率不高,在阴暗的天气,缺少光照的时候,往往达不到使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令集热器体积小、采热量多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包括一支架及一蓄热箱,还包括设置在支架及蓄热箱之间,并相互连通的上下两层紧密排列的多支中空的集热管,其中所述下层各集热管分别设置于上层两集热管之间的间隙下方;
于下层集热管下方,还设置有多排将光线反射到集热管背面的反光镜面;
所述集热管的下部开口端连接所述的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一导热介质输入口;
所述集热管的上部开口端连接所述的蓄热箱,该蓄热箱上设有一导热介质输出口;
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
所述的集热管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下两层并列的集热管设计,在太阳能集热器同样大的体积下能集成更多的集热管,增加导热介质的流量,在集热管的下方设置反射镜面,使得集热管的背面也能采热,不仅增加了一倍的受光面积,也避免了背面因没有光照而大量热能散失在空气中,在同等的时间和相当的成本内比传统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采集到更多的能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包括一支架3及一蓄热箱4,还包括设置在支架3及蓄热箱4之间,并相互连通的上下两层紧密排列的多支中空的集热管1,其中所述下层各集热管1分别设置于上层两集热管1之间的间隙下方;于下层集热管1下方,还设置有多排将光线反射到集热管1背面的反光镜面6;所述集热管1的下部开口端连接所述的支架3,该支架3上设有一导热介质输入口31;所述集热管1的上部开口端连接所述的蓄热箱4,该蓄热箱4上设有一导热介质输出口41;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所述的集热管1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制备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导热介质从导热介质输入口31流入中空的支架3,再由中空的支架3流入集热管1,太阳光直接照射在集热管1的上表面,通过反射镜面2对太阳光线的反射,集热管1的底面同样也给光照射到,集热管1吸收太阳能加热导热介质,加热后的导热介质流入蓄热箱4,并由蓄热箱4上的导热介质输出口41流到使用热能的设备上。
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其他太阳能集热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7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