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发热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6613.0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46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建益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热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柔性发热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热体已广泛应用于服装,鞋帽、手套等日用品领域随处可见,发热体除了本身有加热增温的功能,还具备保暖保健效应,因此,一直是业内人士研究的热门课题,众所周知,现在技术中的发热体大都采用以镍络丝或碳纤维丝缠绕于纤维基材,经PVC或硅橡胶包覆成电热线,再以一定的设计长度,以迁迥方式而形成平面状,往往厚在质地较硬,缺少舒适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受包覆层的壁障,间热传导至使用面,热耗损失大,能耗增大,不便清洗。因此,有人发明了电热膜,其基材多是金属硬材料,热效率高,安全性好,但存在不可屈折的脆性,抗撕拉耐弯折性能差,容易产生变形或断裂,导致永久性损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碳纤维丝与纤维交织的发热体,易发生变形或折痕,以使碳纤维丝的碳性物质容易脱落而影响导电性能,效果仍然不尽人意,人们期待新型的发热体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撕拉耐折弯性能好,柔软舒适,热效率高,能耗省,可水洗,使用寿命长,有热疗保健作用的柔性发热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发热体,该发热体具有面层与底层之间设有夹层的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依次是面层、夹层和底层通过热压粘合将三者固着成一整体,所述夹层是厚度0.10-2mm之间的碳纤维布切割成锯状、条状、弓状或U状的轨迹,在轨迹上设有二个导电电极与导线连接。
所述的面层是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组成的布,在布的一面至少涂一层以上PU、PE或PVC膜的一种。
所述的底层是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组成的布,在布的一面至少涂一层以上EVA或PVC膜的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碳纤维布作为发热体,可根据使用要求切割制成锯状、条状、弓状或U状的轨迹,柔软轻薄,适应性强,热传导面大,热效率高,发热均匀。发热体不添加任何金属导电物,不仅具有很好的抗撕拉耐折弯性能,有效地克服了现有发热材料存在质硬韧性差、拉伸与折弯易断裂以及能耗大的等缺陷,耐折弯,可水洗,使用寿命长,而且根据碳纤维特定的红外热能传导,对流与辐射性能,即使红外效应与热能传导形成和谐的统一,有很好的热疗保健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层,2、底层,3、导线,4、导电电极,5、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发热片,包括面层(1)、底层(2)和夹层(5)的层状结构,依次是面层(1)、夹层(5)和底层(2)三者通过热压粘贴将其固着成一体,面层(1)主要起到绝缘导热和防潮防水性的作用,可使用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的布,在布面朝夹层的一面至少涂一层以上的PU、PE或PVC膜,底层(2)主要起到绝缘隔热和防潮防水性的作用,使用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的布,在布面朝夹层的一面至少涂一层以上的EVA或PVC膜,夹层(5)碳纤维布作为发热体,根据发热体使用要求、用途和需要设计的阻值,采用超声波和/或裁剪机械将碳纤维布切割成锯状、条状、弓状或U状的轨迹,在轨迹上设有一对导电电极(4)与导线(3)相连接,其夹层(5)内不添加任何金属导电物,因此,具有很好的抗撕拉耐折弯性能。使用时,导线接通电源,即可导通夹层(5)碳纤维布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其传导面积大,热效率高,发热均匀,根据碳纤维特定的远红外热传导、对流与辐射性能,即使红外效应与热能传导形成和谐的统一,有利于身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建益,未经陆建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过滤网的升降火锅
- 下一篇:一种用于会议系统的信号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