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神经根拉钩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76236.0 | 申请日: | 200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云;胡月华;王翠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云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神经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手术辅助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椎管手术时使用的神经根拉钩。
背景技术
临床上,椎管手术尤其是椎间盘摘除手术,其特点是手术部位深,手术视野小,手术视野不清晰,为使术野清晰,目前,一般采取用神经根拉钩扩大视野,并用吸引器及时吸除手术创面上的渗液和渗血,这样本来就很小的手术视野再加上神经根拉钩和吸引管同时进入视野,更影响了手术的操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出现了一种带吸引器的神经根拉钩,将吸引器和神经根拉钩制成一体,简化了操作手续,但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吸引管较细且分布不匀,吸引效果不理想;二是手术视野深部仍比较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以上神经根拉钩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神经根拉钩,它具有吸引管分布均匀,吸引面积大,同时能够对术野进行照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改进的神经根拉钩包括一扁平的钩体,所述钩体的一端为拉钩,另一端为手柄,所述扁平的钩体的两侧设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吸孔分布在拉钩的两侧,所述吸引管的出孔在吸引管的末端汇合成一个孔与负压器相连,所述钩体内有一冷光源通道,其冷光源通道的开口位于拉钩的正面。
使用时,将该改进的神经根拉钩放入术野创面上,利用冷光源进行照明,利用拉钩开阔术野,位于拉钩两侧的吸引管的吸孔可以将术野上的渗血渗液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拉钩处设有两个吸孔,可以较好的吸掉术野创面上的渗血渗液,由于在拉钩上的设有冷光源,可以方便的照明,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钩体 2、拉钩 3、手柄 4、吸引管 5、吸孔 6、冷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该改进的神经根拉钩包括一扁平的钩体1,钩体1的一端为拉钩2,另一端为手柄3,扁平的钩体1的两侧设有吸引管4,吸引管4的吸孔5分布在拉钩2的两侧,吸引管4的出孔在吸引管的末端汇合成一个孔与负压器相连,钩体1内有一冷光源6的通道,其冷光源通道的开口位于拉钩2的正面。使用时,将该改进的神经根拉钩放入术野创面上,利用冷光源6进行照明,利用拉钩2开阔术野,位于拉钩两侧的吸引管4的吸孔5可以将术野上的渗血渗液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云,未经刘新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