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水用水龙头进水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5209.1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84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骞;陈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骞;陈瑞庆 |
主分类号: | A47J31/46 | 分类号: | A47J3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水 水龙头 进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用水龙头进水管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水龙头进水管件加以创新克服漏水等问题的新型饮水用水龙头进水管件。
背景技术
饮水用的水龙头(如饮水机的水龙头、滤水器的水龙头等)设计上有别于一般水龙头,因为它必须特别着重于防范水流遭到导水结构污染的问题,以确保饮用水的供应达到安全无虞的质量要求。
因此,目前饮水用的水龙头结构设计上,许多与水直接接触的构件,均由传统金属材质改变为食用塑料材质(如PE)制成。
然而,所述饮水用的水龙头结构设计上,其有些构件必须兼顾较佳结构强度与刚性,因此若单纯以塑料材质制成并不妥当,此种情况下,生产业界就会采用以塑料材质与金属材质内外复合的方式构成以为因应,而本实用新型所针对改良的饮水用水龙头进水管件,即为此种结构型态。
请参图1,为现有饮水用水龙头的进水管件组合状态剖视图,该进水管件10由一金属螺管11以及一塑料内管12所构成,所述金属螺管11主要具有组装定位作用,其顶端螺合于该水龙头13底部所设一螺孔14,所述金属螺管11的底端穿伸过一组靠板15所设穿孔16而向下凸伸一长度,以供一螺帽17套组螺合并抵靠于该组靠板15底面以使该水龙头13定位,所述金属螺管11底端则供一导管接头18螺合连接;前述现有饮水用水龙头的进水管件结构实际使用上,由于所述进水管件10的塑料内管12呈松配合状态组设于所述金属螺管11中,故构成该塑料内管12与金属螺管11之间具有配合间隙19的状态,因此当所述进水管件10内部通水时,水流W极可能由所述塑料内管12与金属螺管11底端配合间隙19渗出,再沿着所述配合间隙19向上渗流,而当所述水流W渗出该进水管件10外部时,由于该金属螺管11与该水龙头13的螺孔14以及该螺帽17之间均为螺纹配合状态,并无止水作用,故将造成严重的漏水问题,虽然,所述塑料内管12顶端与所述水龙头13所设螺孔14之间组设有一止水环140,但所述止水环140仅能防止水流W由所述塑料内管12顶端与螺孔14之间渗出,并无法解决前述漏水问题,此现有饮水用水龙头的进水管件组合结构上亟待改良的问题。
因此,实用新型发明人利用自己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经验和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缺点,开发出了一种具有实用性的改进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饮水用水龙头进水管件,能够解决漏水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饮水用水龙头进水管件,通过以组合于一既有饮水用水龙头内一塑料阀座底部所设一螺孔,以提供导引水流以及锁设定位作用,所述进水管件包含:一金属螺管,其外周设有螺纹、内部则具一贯穿管孔,一塑料内管,呈松配合状态组设于所述金属螺管的贯穿管孔中,所述塑料内管顶端包含一扩径环缘以抵靠于所述金属螺管顶端,所述塑料内管底端则延伸至所述金属螺管底端,至少一止水环,组设于所述金属螺管与塑料内管之间相对应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产品平面剖视以及漏水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饮水用水龙头所设螺孔未组设密止环的实施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止水环组设位置另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饮水用水龙头进水管件的较佳实施例,所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进水管件20通过组合于一既有饮水用水龙头30内一塑料阀座301底部所设一螺孔31(注:所述螺孔31可设于该塑料阀座301底部所组合的一金属限位盖302中央),以提供导引水流以及锁设定位作用,所述进水管件20包含:
一金属螺管21,其外周设有螺纹211、内部则具一贯穿管孔212,所述金属螺管21底端可供一导水管接头40锁组连接之用;
一塑料内管22,呈松配合状态组设于所述金属螺管21的贯穿管孔212中,所述塑料内管22顶端具一扩径环缘221以抵靠于所述金属螺管21顶端,所述塑料内管22底端则延伸至所述金属螺管21的底端;
至少一止水环23,组设于所述金属螺管21与塑料内管22之间相对应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骞;陈瑞庆,未经陈瑞骞;陈瑞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5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锨、自动翻盖式保温瓶出水装置
- 下一篇:胸罩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