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体平行撑开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5138.5 | 申请日: | 200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7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冯虎;王书军;李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虎;王书军;李大君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2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对脊柱6侧弯畸形的患者进行脊柱前路手术时用于椎体平行撑开的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脊柱前路手术一般需经腹腔或胸腔进行操作,在进行有病变的椎间盘或椎体切除减压后,需要将相邻上下椎体平行撑开进行植骨固定。使用传统的椎体平行撑开钳在对无脊柱侧弯的患者手术时,椎体平行撑开操作没有困难。但是如果患者原来就存在脊柱侧弯畸形,又因某个椎体发生病变,需要前路切除病椎进行植骨固定时,因为其相邻上下椎体存在水平移位,而传统椎体平行撑开钳的钳口等长,钳口不能到达移位的椎体下,在显露范围有限的手术切口内,椎体平行撑开钳又不可能上下摆动调整操作,所以钳口不能有效平行撑开有移位的椎体,造成手术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口可以伸缩的椎体平行撑开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椎体平行撑开钳,主要包括由二个平行臂组成的钳体,其中一个平行臂的端部设置有固定钳口,其特征在于:另一个平行臂的端部内侧设置有一个开式槽,开式槽内安置有可沿开式槽滑动的滑动钳口,该滑动钳口通过螺栓固定在平行臂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用于脊柱侧弯患者的前路脊柱手术时,可以在脊柱侧弯患者前路手术时平行撑开有水平移位的上下椎体,在有限的手术切口中不用上下摆动撑开钳,就能对于存在水平移位的椎体间进行水平撑开,方便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方便此类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无脊柱侧弯畸形的脊柱前路手术进行椎体平行撑开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有脊柱侧弯畸形的脊柱前路手术进行椎体平行撑开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中,1为平行臂、2为开式槽、3为滑动钳口、4为固定钳口、5为螺栓、6为脊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传统的椎体平行撑开钳改装而成,主要包括带有二个平行臂1的钳体,其中一个平行臂1的端部设置有固定钳口4,另一个平行臂1的端部内侧设置有一个长方形的开式槽2,开式槽2内安置有一个可沿开式槽2前后滑动的滑动钳口3,滑动钳口3的端部与固定钳口4平行,用于平行撑开操作。所述滑动钳口3通过螺栓5固定在平行臂1上,形成一个可伸缩并可定位后固定的伸缩式钳体。
如图2所示,当对无脊柱6侧弯畸形的患者进行前路手术撑开椎体时,可以将滑动钳口3回缩并旋紧螺栓5固定,两侧钳口等长,在有限的切口操作范围内,同传统椎体平行撑开钳一样进行撑开操作。如图3所示,当对有脊柱6侧弯畸形的患者进行前路手术撑开椎体时,可以将滑动钳口3延长并旋紧螺栓5固定,两侧钳口长度差异合适后,仍可在有限的切口操作范围内,同传统椎体平行撑开钳一样,轻易平行撑开存在水平移位的上下椎体。滑动钳口3的端部设计有螺栓5可在开式槽2内滑动并能旋紧固定,以保证滑动钳口3在合适的位置固定且与固定钳口4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虎;王书军;李大君,未经冯虎;王书军;李大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5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