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孔包扎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5022.1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9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萍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A6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孔 包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孔包扎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病人在抽血检验或注射后,所留针孔需要用药棉按压很长时间防止出血,长时间按压比较劳累;在冬季穿衣服比较多时,扎针的人需要脱上衣露出胳膊,这样在按压过程还不能及时穿好衣服容易感冒;另外在用药棉按压不出血后就不再按压,使针孔部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或与衣物接触,容易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用手按压且避免针孔感染的针孔包扎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孔包扎带,包括弹性带,其中,所述弹性带一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圆形或方形按压薄片、顶面上设置有尼龙搭扣的钩面,所述弹性带另一端的底面上设置有间距相等的2—6块尼龙搭扣的绒面。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时,将按压薄片压到药棉上方,将弹性带环绕手臂一周,然后将合适的尼龙搭扣的绒片搭接到钩片上即可,使用方便,不需用手长时间按压,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按压的劳累;针孔不再出血后可以继续保留一段时间,避免针孔暴漏在空气中或与衣物接触而造成细菌或病毒感染;一人一条,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弹性带1、绒面2、按压薄片3和钩面4,其中,弹性带1右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圆形或方形按压薄片3、顶面上设置有尼龙搭扣的钩面4,弹性带1左端的底面上设置有间距相等的三块尼龙搭扣的绒面2。
弹性带1左端的底面设置有间距相等的三块尼龙搭扣的绒面2,可以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等选用合适的绒面2,患者使用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针孔包扎带,结构简单,使用时,将按压薄片3压到药棉上方,将弹性带1环绕手臂一周,然后将合适的尼龙搭扣的绒面2搭接到钩面4上即可,使用方便,不需用手长时间按压,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按压的劳累;针孔不再出血后可以继续保留一段时间,避免针孔暴漏在空气中或与衣物接触而造成细菌或病毒感染;一人一条,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萍,未经王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5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