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胀紧式管道上扣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4823.6 | 申请日: | 200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58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杉林;潘金生;马俊山;王天军;曾子蓉;付恩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胀紧式 管道 上扣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管道上扣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气压胀紧式管道上扣器。
二、背景技术
玻璃钢管道生产过程中,需将螺纹管箍与管道安装在一起。目前是由人工手动,使用传统的管钳、镶钳上卸扣,这种操作存在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由于扭矩大小控制不均,因而难以保证管扣的合适松紧度,有时还往往造成对管体的损伤、变形,甚至脱、断及泄漏;②管道及管箍等的质量同时受到影响;③受力不均使管口螺纹导致强制椭圆变形螺纹不能上紧,且易产生损坏管道及管箍的后果。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气压胀紧式管道上扣器,采用气压胀紧和扭矩调节机构,既有效地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又快速、高质量完成上卸扣工序,确保玻璃管及其配件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压胀紧式管道上扣器,包括机头、变送器、调节器、电机、底座、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上顺次安装有底座,调节器、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一端与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机头相连接。
其中,所述机头为前端安装有胀紧机构的圆筒状结构,包括机头壳及其前端安装的压盖。所述胀紧机构包括充入气压或液压的气囊及安装其上的气嘴。所述胀紧机构安装于机头壳前端,由销钉固定于机头壳上,前面由压盖遮挡。所述压盖为底部开孔的盘状结构。所述气嘴的一端伸出机头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图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充入气压或液压膨胀气囊而胀紧内孔的方式,调节传递扭矩大,附着力均匀,速度快、效率高;
2、保证管体及另部件,防止管件损伤造成泄漏及断脱现象;
3、操作方便、安全、操作劳动强度小。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图1所示的机头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胀气压紧式管道上扣器,包括机头1、变送器2、调节器4、电机3、底座5、固定导轨6。固定导轨6上顺次安装有底座5,调节器4、变送器2。变送器2一端与电机3相连接,另一端与机头1相连接。
机头1为前端安装有胀紧机构的圆筒状结构。机头1包括机头壳14及其前端安装的压盖11。胀紧机构包括气囊13及安装其上的气嘴12,气囊13中充入气压或液压。胀紧机构安装于机头壳14前端,由销钉15固定于机头壳14上,前面由压盖11遮挡。压盖11为底部开孔的盘状结构。气嘴12的一端伸出机头壳14体外。使用时,由气嘴12向气囊13内充人气压、油压或水压即可安全地进行装卸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4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