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送式混凝土搅拌楼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4619.4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3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仿;辛世行;魏宏旭;崔明德;汲长军;刘和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圆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1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送式 混凝土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混凝土的风送式混凝土搅拌楼。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和大型工程的逐渐增多,需要高效的混凝土搅拌楼以满足工程需求。现在所用的混凝土搅拌楼大多是框架式结构,采用螺旋机或者风机输送粉料上料,后将粉料和骨料都混合到框架上的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从而生产混凝土。这种框架式的混凝土搅拌楼的缺点在于:一是粉料仓须分布在搅拌主楼的四周,所以占地面积大;二是上料时间需用大功率螺旋机从低处输送到高处,输料时间比较长、物料输送消耗功率大,浪费能源;三是粉料输送装置暴露在外面,粉料易四处飘洒而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并且节能环保的风送式混凝土搅拌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风送式混凝土搅拌楼,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机,支撑框架的一侧安装有骨料上料系统,骨料上料系统通过骨料储料斗与搅拌机连通,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设有粉料仓,粉料仓的下部连通有风槽输料装置,风槽输料装置通过粉料计量系统与搅拌机连通。
所述风槽输料装置包括与粉料仓连通的接料筒,接料筒下部连通有倾斜向下的风槽体,风槽体的下部设置有气室,气室与风槽体内腔之间设有仅供气体通过的隔板,风槽体的出料端装有下料管道,风槽体上临近出料端的位置安装有排气管,下料管道上装有蝶阀,支撑框架上装有旋涡气泵,旋涡气泵通过通风软管连接在气室上的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气阀。
所述支撑框架的外部轮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八角形。
共设有四个呈漏斗状的粉料仓,粉料仓沿支撑框架的边框间隔设置,粉料仓的下端口设置有出料阀门。
采用上述结构后,粉料仓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上部,粉料仓的下部连通有风槽输料装置,风槽输料装置通过粉料计量系统与搅拌机连通。整个粉料上料装置都设在在支撑框架上,改变传统的粉料上料方式,减小了作业空间,空间利用率达到1.6:1,使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大大减小;粉料从高处依靠自身重力和气体的推力来输送到低处,降低了上料所需要的能耗,普通框架式混凝土搅拌楼每小时实际混凝土产量在125-135方,用电量200KWh,而本实用新型每小时的实际混凝土产量在140-150方,用电量140KWh,按年产量40万方,每年就可节约电费15万余元;粉料上料过程中,都在支撑框架内部,避免了因粉料四处飘洒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示意图;
图3为风槽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圆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圆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4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