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三叉发射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3639.X | 申请日: | 200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隋志国;周志谦;朱铁一;王建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广播电视局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21/24;H01Q9/4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澄 |
地址: | 26607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叉 发射 天线 | ||
1.双三叉发射天线,包括折合振子及其平行馈电支撑杆,平行馈电支撑杆的同名端和异名端分别并联在汇流环和接地管上,汇流环靠绝缘支撑及螺钉固定在接地管外面,电缆连接汇流环和接地管并从接地管内穿过,其特征在于折合振子为6面两层,上下对称,水平方向按120度均布排列,上层3面向上倾斜成三叉形,下层3面向下倾斜成三叉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平行馈电支撑杆连接着折合振子并作为折合振子的硬支撑,平行馈电支撑杆扭转90度,两根馈电支撑杆保持着近似相等的空间间距,其尾端成上下排列能够与所有平行馈电支撑杆并联到汇流环和接地管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平行馈电支撑杆斜撑着折合振子,折合振子的平面与平行馈电支撑杆形成30—60度夹角。
4.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下层折合振子间的高度距离为发射频带中心波长的一半,平行馈电支撑杆的长度按发射频带的中心波长算取。
5.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双三叉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下层折合振子的尺寸并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广播电视局,未经青岛市广播电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6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