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机管底成形的改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3314.1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2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峰;万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D01H13/00;D01H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郎彼得 |
地址: | 257091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成形 改造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纱机,特别涉及一种细纱机管底成形的改造装置。
二、背景技术:
面对目前严峻的市场形势,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大步提高,我们只有对设备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毛羽是细纱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我们的整改,大大降低了毛羽指数,杜绝了捻度不匀,原来纱线在小纱时气圈较小,容易和管头摩擦,产生毛羽,还容易出现捻度不匀,在后工序提高效率时出现难退绕现象,严重影响了纱线的质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细纱机管底成形的改造装置,从而降低毛羽值,杜绝管底成形时的捻度不匀情况。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纱架、管纱、钢领板、隔纱板、导纱板和导纱板升降杆,导纱板升降杆连接纱架和导纱板,钢领板上固定隔纱板和管纱,所述的导纱板升降杆加装衬套,所述的衬套长度为40mm,直径为16mm;所述的纱架的高度下滑50mm,所述的纱架与导纱杆的间隙为7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纱线毛羽有了很大的改善,杜绝了管底成形时的捻度不匀,降低了断头,有利于后工序的正常退绕,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指标比原来降低了0.5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半成品的产品质量。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纱架1、管纱2、钢领板3、隔纱板4、导纱板5和导纱板升降杆6,导纱板升降杆6连接纱架和导纱板,钢领板3上固定隔纱板4和管纱2,所述的导纱板升降杆6加装衬套7,所述的衬套7的长度为40mm,直径为16mm,使导纱板在小纱管底部时气圈不碰管头;为使纱条从粗纱管上顺利退绕,达到纤维舒展的目的,并减少意外摩擦,牵伸,将纱架1的高度由原来的基础下滑50mm左右,所述的纱架与导纱杆的间隙为75mm。
另外,对细纱机的改造还包括如下附图中未标注的部分,如牵伸部件的调整和卷绕工艺的调整。
牵伸部件的调整:将握持管由原来的178mm下降到168mm,上肖与前皮辊之间的自由区不安装集合器时,把自由区隔距控制在3mm,以防止在牵伸过程中纤维的膨胀,并有利于牵伸后纤维的进一步抱合;
而卷绕工艺的调整:导纱板,导纱钩,桃盘及卷绕齿轮的调整与品种相结合,有利于后工序的正常退绕,使气圈在大小纱中完善形成导纱板与管顶之间的间距调整到17mm---18mm,桃盘换成比例为1∶2的,另外卷绕轮的调整,使钢领板下快上慢,同时将钢领板升降速度放慢,加大卷绕的线密度,钢领与钢丝圈的合理搭配,有效的控制纱线气圈的大小
通过一系列的调整,使纱线毛羽有了很大的改善,杜绝了管底成形时捻度不匀,各项质量指标比原来降低了0.5个百分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