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瘫下肢康复矫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3307.1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5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马英文;王勤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辉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瘫 下肢 康复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偏瘫下肢康复矫形器。
背景技术
据统计85%以上的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特别是下肢的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早期康复矫形治疗对预防或减轻肢体致残非常重要。脑血管病急性期瘫痪下肢呈外展外旋位并呈过伸状态,如长期处于这一体位会导致髋、膝、踝关节孪缩,肌肉萎缩,足下垂等并发症。即使后期病人肌力逐渐恢复也会导致行走时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即通常所说的“画圈点点”,影响生活质量。所以急性期注意关节屈伸、防治足下垂非常关键,通常做法是借助家属外力被动屈曲病人髋、膝关节,但消耗人力大,往往不能坚持,外力一旦减轻瘫痪肢体又呈外旋位,不能长时间的保持病人下肢处于功能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长时间保持病人下肢处于功能位的偏瘫下肢康复矫形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大腿支架、小腿支架和脚支架,大腿支架一端和小腿支架一端连接,大腿支架另一端和小腿支架的另一端都设置在底座上,脚支架通过可调节脚支架在小腿支架长度方向的位置的调节装置与小腿支架连接。
为了便于调节大腿支架和小腿支架的角度、便于调节脚支架在底座上的位置,所述的大腿支架一端和小腿支架一端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大腿支架的另一端与底座可转动连接,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挡块,小腿支架的另一端抵在限位挡块上。
为了便于调节大腿支架和小腿支架的角度,在沿底座长度方向上设有多组所述的限位挡块。
为了保持踝关节呈90度,所述脚支架与小腿支架垂直。
为便于调节小腿支架的长度,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杆体和套管,杆体可移动的插在套管中,套管上设有可抵紧杆体的紧定螺钉,套管固定在小腿支架上,杆体另一端固定在脚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可长时间的保持病人下肢处于功能位,如可使髋、膝关节屈曲并可调整角度,踝关节呈90度。防止了肢体外旋和足下垂,并能使关节得以锻炼,节省人力,对肢体康复和矫形有实际意义。对急性期下肢瘫的病人保持功能位发挥重要作用,为下一步康复奠定了基础,对纠正“偏瘫步态”、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I,2、大腿支架,3、转轴II,4、底座,5、小腿支架,6、杆体,7、紧定螺钉,8、套管,9、脚支架,10、限位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转轴I1、大腿支架2、转轴II3、底座4、小腿支架5、杆体6、紧定螺钉7、套管8、脚支架9和限位挡块10。
大腿支架2的右端和小腿支架5左端通过转轴II3可转动连接,大腿支架2的左端与底座4的左端通过转轴I1可转动连接,底座4的右部的上表面上设有多组沿底座4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挡块10,每组限位挡块10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座4上表面两边缘部的限位挡块10,小腿支架5的右端抵在其中一组限位挡块10上,通过选用不同的限位挡块10来改变大腿支架2和小腿支架5的夹角。脚支架9通过调节装置与小腿支架5垂直连接,调节装置包括杆体6和套管8,杆体6可移动的插在套管8中,套管8上设有可抵紧杆体6的紧定螺钉7,套管8固定在小腿支架5上,杆体6的一端固定在脚支架9上,套管8和杆体6的轴向与小腿支架5的长度方向相同。通过调节杆体6在套管8中的位置可调节脚支架9距小腿支架5左端的距离,从而可适应不同腿长的病人的需要。
底座4、大腿支架2、小腿支架5和脚支架9均可采用板材或者管材连接成的框体制作。
使用方法:将本矫形器放在病床上,病人的大腿放在大腿支架2上,小腿放在小腿支架5上,脚蹬在脚支架9上,它能保持病人髋、膝关节屈曲,并使踝关节呈90度,起到矫形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辉,未经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3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