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泥管浮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2143.0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4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姜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考成 |
主分类号: | F16L1/20 | 分类号: | F16L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601山东省蓬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泥管浮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疏浚工程中使用的排泥管线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泥管浮体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河道、航道、港池浚深、码头基槽等机械疏浚工程都需要排泥管道联接而成的排泥管线来输运。作为排泥管线中的排泥管,至今一直使用的有各种不同的自浮式金属、非金属排泥管,还有靠钢质浮筒、浮船托浮的金属排泥管等不同形式。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疏浚工程量的增多,捆绑式的托浮金属排泥管的产品越来越多,捆绑式的排泥管浮体也各有不同,目前在广泛进行使用的浮体为中密度聚乙烯浮体,这种浮体的外壳由中密度聚乙烯制成,内充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两个半管状浮体本体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为一体的,它的优点是耐腐蚀,价格比钢浮体低,重量比钢浮体轻,其缺点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用易老化,使用寿命比钢浮体短,不耐碰撞易碎裂,易造成浮力下降,使排泥管下沉到水下,造成打捞式维修。为达到克服中密度聚乙烯浮体存在的不足,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1年12月10日受理的发明创造名称为“橡胶浮体”的实用新型专利,2002年11月20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01272147.6号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对橡胶浮体的内外结构仍采用中密度聚乙烯浮体内外结构形式,所唯一不同的是将浮体外壳材料改为橡胶材料。虽然其改进较小,但其积极效果和特点也有长足的进步,首先在保持背景技术优点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提高了抗碰撞的能力,使浮体有耐老化和较好的耐温性能。但是也存在如下不足:其一是在搬运、装配过程中面对各种不同的作业条件,纯橡胶材料制成的浮体外壳也是经受不起卡碰事件的发生,因而其耐磨损、耐撕裂的能力还是较差的;其二是两个半管状的浮体本体仅靠橡胶材料制成的螺栓窝孔通过螺栓联接与排泥固定联接,其浮体与排泥管的结合强度不牢固,因而其抗拉伸、抗断裂、抗冲击、抗弯曲性能指标是难以达到使用要求的。因此作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如何设计加工制造出既能保持背景技术的优点,又能弥补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以满足机械疏浚工程排泥管线的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改进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碰撞、耐磨损、耐撕裂、耐老化、结合牢固、耐温性能好的排泥管浮体。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排泥管浮体,它是由两个半管状的浮体本体通过螺栓联接而成,半管状的浮体本体是由内壁层与外壁层组成的密闭的空腔且空腔内设有泡沫填充层而构成的,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排泥管浮体包括两个半管状的浮体本体相接处与内壁层均设有一金属加强骨架。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的效果和突出的特点:其一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保留用橡胶材料作为浮体本体的材料外,还在两个半管状的浮体本体相接处和内壁层均设有一金属加强骨架的技术方案,从而达到了不仅保持背景技术中所具有的较好的抗碰撞能力、耐老化、耐温性能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等特点,而且排泥管与浮体之间通过金属加强骨架的设立,真正使其成为一个牢固的结合体,大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泥管浮体的抗拉伸、抗冲击、抗弯曲的机械性能。其二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在浮体本体的外壁层、内壁层中增设至少为一层的环状纤维骨架的技术方案,达到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体本体中的橡胶、金属加强骨架、纤维骨架牢固地缠绕交融为一体,结合牢固,大大地提高了浮体的耐磨损,耐撕裂的机械性能,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降低了排泥管浮体的使用成本。发明人在设计过程中并进行样品加工及小批量试制,通过自行测试和破坏性试验已经证明各项性能指标已远远超出背景技术的数值,并准备送交质量监测中心进一步监测并出具报告。该产品经山东省情报检索中心检索确认为填补国内空白项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泥管浮体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泥管浮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号标记说明:1-浮体本体外壁层、2-浮体本体端部、3-浮体本体内壁层、4-螺栓窝孔、5-泡沫填充层、6-金属加强骨架、7-浮体本体相接处、8-环状纤维骨架、9-浮体本体端部凸台、10-浮体加强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泥管浮体具体的结构细节和安装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考成,未经姜考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2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