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垂悬吊训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2132.2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7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其伟;孙健;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其伟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1/06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康复训练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的重垂悬吊训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人体拉伸运动训练器,大多数是为四肢进行拉伸训练而设计的,市场上还没有为脊柱侧凸病人治疗侧凸弯曲进行拉伸训练的适宜器材,因此即使已有的训练器对个别人来讲拉伸训练的疗效也很好,但却也很难广泛推广,从而达不到为大多数患者持续治疗和康复健身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简单,能够满足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恢复训练的重垂悬吊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由高度调节装置、定位销、挂钩、固定架、滑轮组成的重垂悬吊训练器,其要点在于:带有加强筋的固定架固定在墙面上,高度调节装置插在固定架的前端,定位销插在高度调节装置上,高度调节装置的下端设有挂钩,挂钩上吊有滑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满足了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恢复训练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由调节装置1、定位销2、挂钩3、固定架4、滑轮5组成的重垂悬吊训练器,带有加强筋的固定架4固定在墙面上,高度调节装置1插在固定架4的前端,定位销2插在高度调节装置1上,高度调节装置1的下端设有挂钩3,挂钩3上吊有滑轮5。我们知道,脊柱两侧的肌肉为脊柱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性稳定作用,而脊柱、脊椎骨、椎间盘以及韧带对抗弯曲的能力比较小,有研究报道表明:一具解剖出的脊柱标本,仅用20N的力就能使胸腰段脊柱发生弯曲,所以神经、血管、肌肉及相关软组织受压、受损,当然也就损害了稳定脊柱的动力性稳定力。通过重垂吊训练改善了局部凹陷挛缩的肌肉力量,使凹陷侧的椎间隙宽度和对侧等宽,受挤压的神经、血管及相关软组织解除不对称的应力,也就很自然地使凹陷侧的肌肉锻练的和对侧同等丰满健壮,也就保证了脊柱的动力性稳定作用,使原先弯曲的脊柱重新恢复正常。
重垂悬吊训练,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身高等不同情况分别给予10-15kg重量的砂袋。方法是:令患者垂直站立,伸直侧凸对侧凹陷侧上臂,用力握住装在滑轮5上的把手6,反复拉起沙袋7,可随着患者肌力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重量。手臂最大限度伸直时,牵引重物不能接触地面,令其悬垂。疲劳后休息3-5分钟,然后继续牵拉,至训练满1小时,2次/d。侧凸角度Cobb角≤30°的约需60-90天。侧凸角度Cobb>30°≤41°的患者需180天侧凸对侧也就是凹陷性挛缩侧肌力通过锻炼不断的恢复,直至腰背部肌肉和对侧的腰背部肌肉同等丰满,同样健壮时,这时的脊柱侧凸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患者自觉症状无任何不适,体形外观和常人无异样。平时自己注意锻炼待骨骼完全发育成熟后,就能非常稳定的持续下去。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当前治疗恢复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的一种理想训练器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其伟,未经孙其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2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式炒药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频双极电凝钳